看到外媒资料,一个白人乘坐从珀斯飞布里斯班,他吐槽,飞机上白人不到10人,剩下全是印度人,他们几个白人一路上被熏完了。 更绝的是,一对印度裔夫妻回印度参加婚礼,宁可绕远路从美国、卡塔尔转机,也坚决不坐印度的飞机,理由竟然也是担心“臭味”。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化差异问题了。所谓的“印度人很臭”,其实是个复杂的锅。这背后有饮食(比如大量食用咖喱、洋葱和大蒜)、卫生习惯以及气候炎热导致出汗多等多种因素。 但更关键的是,这反映了公共空间里个人卫生意识和对他人感受的漠视。当个人气味影响到公共环境时,它就不再是私事,而是公共礼仪的一部分。这就像在地铁上大声外放音乐一样,是一种缺乏边界感的表现。 说到底,这无关种族,而关乎个人素养。一个人在公共场合是否愿意为他人着想,保持得体的卫生习惯,是文明程度的体现。 这些故事其实反映了很多跨文化交流中的尴尬瞬间。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跨文化旅行礼仪提示,让你在面对不同文化习惯时,能更好地应对,避免不必要的冲突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