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分钟,2分。 可以,这效率,直接拉满。 然后呢?然后就坐穿板凳了。 我真的会谢

一枚小仙女 2025-11-01 06:02:06

3分钟,2分。 可以,这效率,直接拉满。 然后呢?然后就坐穿板凳了。 我真的会谢,那边20分的领先,哗哗地掉,眼看就要被人家翻盘了,教练愣是不看他一眼。 就跟手里攥着张王牌,非要等到对方出完炸弹了,才想起来自己还有牌没出。 外线投得那叫一个热闹,咣咣打铁,就是不往里打。 但凡教练脑子多根弦,把杨瀚森放上去,在内线站一站,凿两下,节奏不就稳下来了? 非不。 就好像生怕他多得一分,会抢了谁的风头一样。 赢是赢了,赢得那叫一个狼狈。说白了,就是运气好,靠对面最后罚球不进捡回来的。 这种赢法,比输了还憋屈。 有时候真的觉得,给你机会,不是为了让你发光。 可能只是为了证明,你不行。

0 阅读:15

评论列表

用户10xxx29

用户10xxx29

1
2025-11-07 17:52

阿摊·篮球课堂——球权、出手次数、球权使用率、命中率——(1)球权包括:一是静态球权,即持球时间;二是动态球权,即倒球入手的次数——(2)静态球权越多,可供思考与观察的时间越长,选择余地越大,通常命中率越高——(3)动态球权越多,可供出手的频次越大,在“自己攻,还是别人攻”的问题上有更多支配权——(4)球权使用率=个人出手次数 除以/ 全队出手次数,该指标与动态球权有联系,但是并不等同于动态球权,同时它体现不出 静态球权——(5)在球权和出手问题上,有两种极端情况:一种是纯射手,比如雷阿伦、克莱,静态球权几乎没有,动态球权一般化,他们的每次动态球权都转化成了出手,如果不是因为极强的心理素质和投射能力,命中率会很惨淡——(6)第二种是所谓“持球大核”,比如阿摊:海量的静态球权,使得他拥有最宽裕的思考时间与抉择机会;海量的动态球权,可以让他在“自己攻还是别人攻”方面最自由地切换! 这种球权优势,使得他可以用最经济的出手确保最高的命中率!——(7)正是基于如此,阿摊通常会用“低出手次数(或球权使用率)+高命中率”去吹嘘自己、贬踩他人——狐狸的道道,逃不过猎人的火眼金睛!

一枚小仙女

一枚小仙女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