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会晤达成多项和解,但在稀土这一块,中方留了一个后手! 中美在釜山的会晤刚落

宝林谈古论今 2025-10-31 23:52:19

中美会晤达成多项和解,但在稀土这一块,中方留了一个后手! 中美在釜山的会晤刚落下帷幕,双方通报里列的成果着实不少,看着倒像是给紧绷的关系松了松弦。之前悬着的24%对华关税没重启,双方都同意继续暂停。美国那边把所谓的“芬太尼关税”降了10个点,算是给这事儿找了个台阶。 农产品贸易那边也松了口,说白了就是让美国大豆重新多进点来,毕竟他们的豆农仓库里堆得实在不少。就连港口费那档子事,两边也达成了默契,互相都暂停征收额外费用。 但仔细扒拉通报内容,稀土这块的说法透着股不一样的味道,跟其他领域那种“一放到底”的宽松劲儿完全不同。这可不是简单的让一步,更像是中方手里攥着的一张底牌,明摆着留了后手。 真不是吹的,这后手能留得住,全靠咱在稀土领域的硬实力撑着。国际能源署有数据,咱占全球稀土矿产量的60%,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。真正卡脖子的是提炼加工环节,全球58%的稀土专利都在咱手里,提炼成本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,还能稳定做出99.99%以上的高纯度产品。 美国那个MP Materials公司折腾了7年,到现在都没法量产高纯稀土,在非洲建的精炼厂因为技术问题一拖再拖。就拿高端制造离不开的钕铁硼永磁材料来说,咱企业的良品率比美国高30%,欧盟捣鼓的“无稀土永磁体”性能才到传统的60%,根本满足不了高端需求。有这技术打底,咱根本不愁美方不找上门。 美方对稀土的依赖早就刻进骨子里了,他们的军工复合体80%的稀土都得从中国拿,这是实打实的结构性缺陷。所以这次会晤前,特朗普团队把稀土当成首要诉求,又是施压又是威胁,就盼着咱彻底放开管制。 但中方的回应很有章法,只是说把10月9号公布的出口管制措施暂缓一年实施,不是取消,更不是永久放开。这意思很明确,好处给你尝一年,但规矩还在我手里,后续怎么走全看你美方的表现。 更有意思的是,美方一边在谈判桌上要稀土,一边转头就拉着盟友搞小动作。特朗普刚回国不到24小时,白宫就牵头搞了个“关键矿产联盟”,把G7国家加上韩国、澳大利亚这些凑了10国,号称要建“去中国化”的稀土供应链。 可这联盟看着热闹,实则虚得很。德国大众之前给澳大利亚稀土公司投了1.2亿美元扩建工厂,结果人家2027年才能投产,提炼技术还没谱。日本企业算过一笔账,稀土回收成本比直接从中国买高230%,根本不划算。 那些所谓的盟友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。印度稀土公司直接说“不会放弃中国市场”,越南、马来西亚反倒主动跟咱合作建加工厂,形成“资源-技术-市场”的闭环。 毕竟咱不只是最大的供应国,还是最大的消费市场,2025年全球60%的新能源汽车、55%的风电装机容量都在中国,跟着咱合作才能分到红利。 G7想靠“价格下限”和关税扭转局面,根本不现实,稀土提炼涉及2000多项专利,每个环节都得靠长期积累,不是有钱就能堆出来的。 美方这种“边谈边打”的套路,中方早就看得明明白白。会晤前三天,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就直言,美国绝不能接受当“老二”,必须在关键领域遏制中国。所以他们才会一边享受着暂缓管制的好处,一边抓紧建联盟想断咱后路。中方留的这手稀土牌,就是冲着这种战略焦虑来的。 咱的管制措施本身也站得住脚,完全是依法依规行事。商务部早就说过,稀土有军民两用属性,管制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,履行防扩散义务,不是针对特定国家。 只要是民用的合规申请,照样能批。反观美方,一边喊着“供应链安全”,一边用政治手段强行割裂市场,荷兰、英国跟着他们打压中企,最后还得被咱反制。美国财长贝森特之前在媒体上跳脚,甚至点名指责中方代表,说白了就是被这张稀土牌打疼了,急眼了。 这场博弈根本不是一时的妥协,而是长期角力的缩影。中方暂缓管制,换来了美方暂停穿透性出口管制、取消部分关税,这是利益交换,但稀土的核心主动权始终没放。 毕竟全球供应链的规律摆在这里,靠拉小圈子、搞政治操弄根本行不通。美国想靠短期联盟摆脱依赖,可技术瓶颈、成本压力、盟友分歧摆在那儿,哪有那么容易。 所以说,釜山会晤的和解是真的,但稀土这后手更是关键。这手牌既展现了合作的诚意,又守住了战略底线,任美方怎么折腾,咱手里的主动权都攥得稳稳的。 往后中美之间这种“合作里有竞争,竞争中留余地”的状态估计会成常态,但只要咱守住技术优势和产业链根基,就不怕任何围堵。

0 阅读:1

猜你喜欢

宝林谈古论今

宝林谈古论今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