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灯火通明的衡阳富士康园区,如今只剩下保安巡逻的脚步声,这场景简直像极了“半夜

国哥自媒体 2025-10-31 20:06:24

曾经灯火通明的衡阳富士康园区,如今只剩下保安巡逻的脚步声,这场景简直像极了“半夜吃黄连——暗中叫苦”。巅峰时期3万员工排队打卡的盛况,被236名留守员工和正在打包运往印度的模具取代,这不仅是一家工厂的谢幕,更是一个代工时代的缩影,让人感叹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。 回顾往昔,富士康的黄金十年可谓风光无限。2012年,富士康旗下鸿富锦精密工业落户湖南衡阳,累计投资9900万美元,年产值突破200亿元,成为湖南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。这座巅峰期拥有3万员工的巨型工厂,与深圳、郑州基地共同构成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铁三角。彼时的郑州富士康,承担着全球近七成iPhone产能,30万工人昼夜轮转;衡阳工厂的流水线轰鸣声与员工脚步声,共同奏响着中国制造的财富密码。公开数据显示,富士康巅峰期在中国大陆布局了44家工厂,年营收达1900亿美元,堪称代工界的超级航母,那时候的它可是“螃蟹过街——横行霸道”。 然而,好景不长,崩塌信号从衡阳关停开始显现。2025年8月28日,一纸关停通知贴在衡阳工厂门口,因未来已无足够订单支撑运营,这家运营13年的工厂将于9月30日正式停止运营。此刻,工厂社保在册员工仅剩236人,加上保安保洁不足400人,这变化快得就像“闪电劈豆腐——转眼成渣”。与此同时,富士康在全球代工榜单上节节败退:2025年上半年电视代工业务跌至全球第八,出货量同比下滑18.3%,单月出货仅53万台,与榜首茂佳科技的819万台形成鲜明对比,真是“矮子爬楼梯——步步低”。 外迁印度本以为是条捷径,结果却成了“骑驴看唱本——走着瞧”的尴尬局面。为追随苹果供应链调整,富士康向印度投入3000亿卢比(约合37亿美元),但现实给予沉重打击:良品率危机让印度工厂iPhone良品率长期徘徊在50%-75%,远低于中国工厂95%的标准,这简直像在玩“抽奖游戏”,中奖率低得可怜;成本不降反升,尽管印度工人工资低30%,但电网频繁故障导致每年额外支出2000万美元柴油发电费,整体成本反升14%;技术骨干撤离更雪上加霜,2025年7月,富士康从印度南部工厂紧急撤回300余名中国工程师,技术转移计划受阻,这下可真是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”。 当富士康海外受挫时,中国本土代工企业却像“雨后春笋——节节高”,快速崛起。立讯精密2023年营收突破2300亿元,净利润109.53亿元,在盈利指标上实现反超;比亚迪电子凭借华为订单盈利45亿元,同比增长48%;这些企业凭借更懂中国市场的优势,抢下苹果高端机型代工份额,让老牌代工巨头有点“望尘莫及”。 富士康的转型努力屡屡受挫,转型电动车?结果像是“竹篮打水一场空”。2025年8月,以3.75亿美元将美国俄亥俄州电动车工厂出售给软银,北美造车布局折戟;新业务脱节问题凸显,虽然工业富联凭借AI服务器业务股价暴涨,但与传统代工主业协同乏力;供应链依赖依旧严重,苹果订单仍占富士康收入的70%,但苹果已将iPad、AirPods订单大量转至越南,这局面好比“老牛拉破车——进退两难”。 从衡阳工厂的熄灯到印度工厂的困境,富士康的案例成为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活教材。当中国制造从人口红利迈向技术红利,当本土企业从代工学习走向创新引领,那个依靠廉价劳动力和政策优惠的代工时代,正在缓缓落下帷幕,这转折点让人不禁想起“旧的不去,新的不来”。 信息来源:新浪财经、搜狐新闻、观察者网等国内媒体综合报道富士康 富士康收入 富士康工人 富士康天桥 富士康昆山厂区 富士康迁徙 华勤电子厂

0 阅读:852

评论列表

回头你还在

回头你还在

7
2025-11-01 12:04

这中间穿插的歇后语真特么恶心

小潭

小潭

1
2025-11-01 13:36

富士康在衡阳有两个企业?你知道关闭的哪个吗?

国哥自媒体

国哥自媒体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