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浮云]不怀好意,越南对中国出手了! 10月29日,一则外贸圈的重磅消息

洞察观史 2025-10-31 15:52:41

[浮云]不怀好意,越南对中国出手了! 10 月 29 日,一则外贸圈的重磅消息炸开了锅 —— 越南工贸部突然宣布,应本土生产商的申请,正式对原产于中国的热轧板卷启动反规避调查。 这个消息让不少做对越钢铁出口生意的老板们坐立难安,一旦调查结果不利,咱们的产品出口到越南可能要缴纳高额反倾销税,这笔成本足以让很多企业的利润直接蒸发。 很多朋友可能搞不懂,这 “反规避调查” 到底是个啥名堂。说白了就是进口国怀疑出口商在绕开已经生效的反倾销税,比如通过微调产品规格、转口贸易等方式继续低价出货,现在要扒开细节彻查到底。 别看名义上是 “正常贸易调查”,但结合中越钢铁贸易的过往和当下的市场环境,这波操作里的门道可不少。 先给大家摆组实在数据,根据海关总署的公开信息,中国一直是越南热轧板卷的核心供应国,去年一年咱们对越出口这类产品的金额就达到数十亿元,占越南同类产品进口总量的近六成。 越南当地的机械制造、建筑施工等下游产业,早就习惯了用中国供应的高性价比热轧板卷控制成本,很多越南企业的生产线甚至是围绕中国原材料的规格搭建的。 而这次发起申请的越南本土生产商,其实早有 “前科”——2021 年就曾推动越南政府对中国热轧板卷发起反倾销调查,最终促成了为期 5 年的反倾销税征收,如今又搞起反规避调查,明显是想进一步压缩中国产品的市场空间。 为啥越南偏偏选在这个时候 “动手”?看看全球钢铁市场的大环境就很清楚了。近期国际钢铁价格波动频繁,越南本土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,在和中国产品的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。 本土市场份额被挤压,这些企业就想通过贸易救济手段 “弯道超车”,借反规避调查抬高中国产品的进口门槛,为自己争取生存空间。 但这里有个关键问题:中国企业出口的热轧板卷,全是按照国际贸易规则和越南相关法规合规操作,价格优势来自于咱们完整的产业链、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控制,根本不存在所谓的 “规避行为”。 可能有老板会问,这调查真能影响到生意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参考以往的贸易救济案例,一旦反规避调查裁定成立,关税税率可能高达 30% 到 50%。 对于钢铁出口这种薄利多销的行业来说,这么高的税率直接意味着 “亏本买卖”。尤其是那些中小型出口企业,本身资金链就不宽裕,一旦失去越南市场,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、渠道投入都可能打水漂。 更有意思的是,越南本土企业看似能受益,但失去中国高性价比的原材料后,他们的生产成本会大幅上涨,最终要么自己扛着压缩利润,要么把成本转嫁给下游企业和消费者,最后很可能形成 “双输” 的局面。 这些年中国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确实常遇 “贸易壁垒”,欧盟、美国、印度等都搞过类似的反倾销、反补贴调查,但咱们的企业从来没怕过。 就拿这次越南的调查来说,已经有多家龙头企业明确表示会积极应诉,用订单记录、生产流程文件等铁证证明自身合规。行业协会也在牵头协调,帮企业梳理应对思路,毕竟真金不怕火炼,合规经营的底气就在这儿。 越南这次的操作,本质上还是贸易保护主义在作祟。中越作为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的邻居,双边贸易额连续多年稳步增长,中国产品不仅没挤占越南的发展空间,反而帮他们降低了工业化成本、提升了产业效率。 现在动辄用贸易救济手段设限,既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,也会伤害两国贸易的互信基础。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,靠 “闭门造车” 保护本土产业根本不现实,短期可能能让本土企业喘口气,长期来看只会让整个行业失去竞争力。 面对这波调查,咱们不用慌也不用急。中国钢铁产业的实力摆在那儿,完整的产业链、先进的生产技术、合规的运营模式,都是应对贸易摩擦的硬底气。 企业积极应诉、拿出实据,相关部门做好协调保障,相信调查最终会给出公正结果。贸易保护主义或许能逞一时之快,但终究挡不住互利共赢的大趋势。 中越贸易的底色是互补共赢,这次的小波折,只会让我们更注重合规经营、更注重拓展多元市场,也让更多国家看到中国企业的责任与担当。 (主要信源:界面新闻——越南对华热轧板卷启动反规避调查)

0 阅读:86

猜你喜欢

洞察观史

洞察观史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