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这次真该好好感谢巴西,毕竟要不是巴西坐地起价给送的机会,美国那些堆成山的大豆,真得烂在仓库里发臭!10月29日,中粮集团宣布采购18万吨美国大豆,12月和明年1月装运,这是中国数月来首次采购美国大豆! 要知道,这几年中美贸易有点摩擦,中国买大豆的重心慢慢挪到了巴西,2025年前九个月,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占了咱们总进口量的八成,等于巴西握着咱们的“菜篮子”里大豆这一项的命脉。 手里有了话语权,巴西就开始抬价了。10月份桑托斯港的报价一出来,中国粮油企业都吓了一跳,每吨巴西大豆卖到650美元,比年初涨了快一倍,跟美国大豆比,每吨贵出66美元不止。 巴西敢这么喊价,一来是摸准了咱们依赖度高,二来确实有客观原因凑数:巴西北部下大雨,一百二十万公顷的大豆地都淹了,大家担心新豆子产量要降;旧的库存卖得差不多了,新豆子得明年1月底才能装船,正赶上“青黄不接”的时候;东南部的港口也堵得厉害,船要排45天才能卸货,物流成本蹭蹭涨,这些都成了涨价的借口。但说白了,还是想趁机多赚钱,有巴西出口商私下都说,要把过去三年的利润一次性赚回来,这心思也太明显了。 美国那边可就急坏了,仓库里的大豆早就堆成山了。美国农业部10月的报告说,全国大豆库存有1240万吨,是近15年最多的。艾奥瓦州的仓库里,大豆袋从地上堆到屋顶,实在装不下,只能在露天搭棚子用防雨布盖着,好多农场主的豆子运不进仓库,只能先堆在自家谷仓,甚至不敢收割。路易斯安那州的港口更冷清,以前装卸大豆的起重机都闲在那儿,三季度来装大豆的船少了四成,码头都改成堆集装箱的地方了。 更要命的是价格,现在每蒲式耳大豆才卖8.2美元,比成本价还低两美元多,艾奥瓦州有个种了25年大豆的农场主算过账,今年种一亩地要亏80美元,好多人被逼得卖祖辈传下来的土地还债,还有12%的农场面临破产。要是巴西不涨价,中国哪会回头买美国大豆,这些豆子真得在仓库里发霉发臭。 中国这时候出手采购18万吨美国大豆,可不是随便拍板的,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。首先是价格实在划算,美国大豆到岸价才598美元一吨,比巴西便宜不少,华东地区的油厂算了笔账,用美国大豆榨油做豆粕,每吨能省150元,这样豆粕价格从4800元跌到4100元,养猪的农户终于不用“卖一头亏一头”了,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好处。 而且,这也是中美近期经贸磋商的结果。10月底中美在吉隆坡刚开完第五轮谈判,双方达成了些基本共识,美国承诺要取消芬太尼关税,还暂停了部分出口管制,中国买大豆就是释放善意,等于“你让一步,我让一步”。美国农业州可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,豆农们天天催政府解决滞销问题,中国这单生意一签,美国农业部长立马在网上表态,说这是“良好开端”,算是帮美国政府解了燃眉之急。 还有个关键原因是南美大豆正处在“空窗期”。巴西旧豆子快卖完了,新豆子要等明年1月底才装船,阿根廷虽然产量涨了18%,但他们的大豆大多自己加工成豆粕出口,直接卖原豆的少,而且蛋白质含量比美巴大豆低些。这时候美国大豆刚好能补上空缺,12月和明年1月装运,时间卡得刚刚好,不会耽误国内饲料厂和油厂的生产。 咱们国家早就想避免太依赖某一个供应国了,之前光靠巴西,结果被坐地起价,这就是教训。现在除了美国,咱们还从阿根廷、乌拉圭甚至俄罗斯买大豆,中储粮手里还有4500万吨储备,够全国用三个多月,根本不怕断供。这次买美国大豆,也是在给巴西提个醒:别以为咱们离了你不行,真涨价太狠,咱们有的是替代选项。 巴西其实也有点心虚,他们明年大豆预计能产1.8亿吨,到时候新豆一上市,价格肯定得降,要是中国真转投美国、阿根廷,他们的豆子就卖不上价了。而美国这次算是捡了个便宜,要是没巴西涨价,中国哪会重启采购,那些堆仓库的大豆还不知道要烂到什么时候。 说到底,国际贸易就是这样,没有永远的依赖,只有永远的划算。中国买美国大豆,既省了钱、解了国内的燃眉之急,又缓和了中美关系;美国得了订单,救了豆农;巴西也该明白,把伙伴当冤大头宰,迟早会丢了生意。这18万吨大豆看着不多,却把三国的生意算盘打得明明白白。

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