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5 年冬,抗战英雄肖万世,爱上地主家 18 岁女儿,上门提亲时,地主怒吼:“想娶我闺女,没门!” 不料这时,女子突然跪地:“爹,你不答应,我就去当尼姑,李老爷,” 肖万世沉声道,“我知道我配不上你家姑娘,但我向你保证,这辈子我一定对她好,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,”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 1905年,肖万世出生在河北邢台西由村的一个雇农家庭,他的家境极度贫寒,一家人挤在破旧的土房里勉强度日,日复一日的劳作换不来温饱,地主的压榨更是让一家人喘不过气,贫困和不公的环境塑造了他坚韧的性格,也埋下了他对不平命运的反抗种子。 1937年,日军侵入河北,他的村子因汉奸告密遭到屠杀,硝烟弥漫的村庄里,父母和妹妹被活活烧死,家破人亡的画面深深刻在他的脑海中,他的两个哥哥早已加入了游击队,他也扛起长矛,一头扎进了抗日的队伍中,他没有精良的武器,只能用白蜡木削成长矛,带着满腔怒火夜袭敌人,那一年,他三十二岁,已经不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,却在战场上爆发出惊人的勇气。 战斗中,他很快展现出过人的胆识与机智,队友们都叫他“肖大胆”,一次埋伏中,他带着两名战士包抄正在河边洗澡的十几名日军,矛尖刺过敌人身体,血流入河,染红了水面,那次战斗,敌人全军覆没,而他毫发无损,从此,他的名号响彻游击队,1938年,他编入八路军386旅772团,正式成为一名军人,那一年,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并被任命为排长。 在一次押送12名日军高级俘虏的任务中,他带领全排战士克服重重困难,将俘虏安全送达,途中,俘虏多次试图逃跑,他始终冷静应对,未让一人脱逃,抗战的岁月中,他经历了无数次生死,每一场战斗都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,在淮海战役中,他的肩膀被子弹穿透,却依然用手榴弹炸开敌军的阵地,反围剿战斗中,他的胸口被子弹击中,弹片永远留在了身体里,医生没有麻药,他咬碎了两根木棍,硬是挨过了手术,这些伤疤成为他一生的勋章,也成为他活下去的动力。 抗战胜利后,肖万世并没有停下脚步,他参加了解放战争,在解放西昌的战斗中再度负重伤,但伤口还未痊愈,他就被派往四川凉山地区执行剿匪任务,凉山地形复杂,匪患猖獗,他带领队伍翻山越岭,一次次将土匪剿灭,在那个危机四伏的年代,他用行动守护一方百姓的平安。 1955年,肖万世的人生迎来了另一段重要的篇章,他在昭通的茶馆里遇见了十八岁的夏启芳,这个地主家的女儿,识文断字,性格开朗,给饱经风霜的他带来了久违的温暖,五十岁的老兵早已习惯了枪林弹雨,却在面对她时显得笨拙而羞涩,他们的结合并不被看好,年龄的悬殊和家庭成分的问题让这段感情成为众人的焦点。 提亲那天,夏启芳的父亲大发雷霆,认为这个年过半百的老兵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女儿,面对疾言厉色的拒绝,肖万世没有退缩,他带来了自己的转业证、立功证明和一枚带着弹痕的军功章,用这些承载着血与火的物件表明自己的诚意,他说,这辈子从来不撒谎,今天也要用余生守护这个姑娘,夏启芳跪在父亲面前,泪流满面地请求,最终,老人被他们的真情打动,点头答应了这桩婚事。 婚后的生活并不容易,凉山的日子清苦,山高路远,物资匮乏,但两人相濡以沫,共同度过了一段艰难却幸福的时光,肖万世退伍后被任命为雷波县粮站站长,这个岗位对老百姓至关重要,他却从不徇私情,暴雨淹没粮仓时,他连续三天三夜背粮袋,直到脚肿得穿不进鞋,遇到孤寡老人或外地民工,他又会偷偷给他们多称一些粮食,在饥荒年代,他的家庭也只能吃糠咽菜,但他从未让粮站的粮食少一粒。 晚年的肖万世,已经是凉山的传奇人物,他的箱子里藏着十次一等功、十二次二等功和五十六枚勋章,但他从不主动提起这些过往,他更愿意和孙子们聊聊种地的诀窍,或者教他们如何削一根结实的木棍,直到2009年去世后,子女整理遗物时才发现那些泛黄的立功证书,才知道父亲的故事远比勋章更多。 信息来源:解放军报——驱日寇,杀鬼子,搞建设,两块弹片伴终身;10个一等功,12个

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