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兰众议院宣布了! 10月29日,荷兰议会众议院选举正式开投!来自27个政党的1

晓绿聊趣事 2025-10-30 17:11:26

荷兰众议院宣布了!

 

10月29日,荷兰议会众议院选举正式开投!来自27个政党的1166名候选人,将争夺150个众议院席位,此次提前选举源于今年6月,自由党因难民庇护政策分歧退出执政联盟,直接导致斯霍夫首相领导的联合政府辞职,内阁转为看守状态后,便敲定了此次投票日期。

 

这场政治变局得从今年6月说起,当时,极右翼自由党提出的"十点计划"难民政策引发联盟伙伴集体抵制,毅然退出执政联盟,首相斯霍夫因此辞职,内阁转入看守状态。

 

这一变局暴露了荷兰政治生态的残酷现实:曾以37席高居议会第一大党的自由党,如今却滑落至25席,而主张渐进改革的六六民主党席位激增18席,成为最大赢家。

 

民调显示,超半数选民将住房危机与移民管控列为首要议题,这种民意转向迫使传统政党不得不重新校准政策坐标。

 

从历史维度看,荷兰此次选举堪称欧盟治理困境的典型缩影,2023年吕特政府因难民家庭团聚禁令引发宪法危机,2025年费尔德坎普外长又因巴以问题辞职,暴露出成员国政策与欧盟人权承诺的尖锐冲突。

 

荷兰作为欧盟创始国,其"小国大外交"传统在加沙饥荒预警与以色列制裁争议中遭遇双重考验。

 

这种结构性张力在选举中具象化为具体数据:绿党-工党联盟主张年净移民控制在4万至6万人,而自由党则叫嚣关闭所有难民中心,禁止双重国籍。

 

选举结果背后藏着三重治理困境:成员国共识缺失导致欧盟政策执行瘫痪,如《移民与庇护公约》虽欲建立责任分担机制,却遭中东欧国家"选择退出",南欧国家则长期抱怨援助不公。

 

民意与政策的错位加剧社会撕裂,荷兰统计局显示,2022年接收12万难民后,格罗宁根安置点曾出现数百人露宿草地场景,无国界医生直指卫生条件"存在传染病爆发风险",价值观外交遭遇现实政治掣肘,费尔德坎普推动冻结对以武器出口的尝试,最终因德法反对而流产,暴露出欧盟"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"的脆弱性。

 

这场选举对欧洲治理的启示具有范式意义,荷兰案例证明,当成员国无法调和内部矛盾时,欧盟的集体行动能力将陷入瘫痪。

 

正如专家指出的,欧盟需直面"在一个愈发多元分裂的欧洲,如何维持有效治理"的根本命题,这种困境在匈牙利拒绝移民配额、波兰抵制司法改革等案例中反复上演,构成欧洲一体化的"阿喀琉斯之踵"。

 

荷兰选举揭示的不仅是政党轮替的表象,更是民主制度应对危机时的韧性测试,六六民主党的崛起证明,在民粹浪潮中,坚持渐进改革与制度创新仍具生命力。

 

但更深刻的启示在于,欧盟需重构"多层治理"的制度设计,既要维护成员国主权,又需建立超国家层面的危机协调机制。

 

例如,可借鉴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法庭的司法经验,在欧盟层面设立移民政策仲裁庭,平衡成员国利益与欧盟人权标准。

 

同时,应探索"灵活团结"模式,允许成员国在难民配额上选择部分退出,但需承担相应经济补偿,这种制度创新既能缓解荷兰式的政策僵局,又可避免欧盟治理的瘫痪风险,唯有如此,欧洲才能在难民危机、巴以冲突等挑战中,真正实现"在多元中求统一,在分裂中谋共识"的治理智慧。

0 阅读:0
晓绿聊趣事

晓绿聊趣事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