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奥委会实在太霸道了,要求全部国际体育赛事取消在印尼举办,可以说“封杀”了印尼

史之春 2025-10-30 15:46:56

国际奥委会实在太霸道了,要求全部国际体育赛事取消在印尼举办,可以说“封杀”了印尼,可万万没料到,印尼也相当强硬,压根不拿奥委会的要求当回事。   这事儿说起来,根源其实是几张没发出去的签证。本来印尼要办2025年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,各国选手都该来参赛,可以色列的运动员迟迟拿不到入境许可,最后干脆没去成。国际奥委会一看这情况立马炸了,说印尼违背了“体育普遍性”原则,意思是体育得抛开政治、种族这些乱七八糟的事,谁都能来比,所以就下了封杀令,让所有国际赛事都别在印尼办了。   可印尼拒发签证也不是没原因的。一来他们跟以色列根本没建交,两国本来就没官方往来;二来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,连国际法院都觉得有“种族灭绝嫌疑”,印尼一直声援巴勒斯坦,自然不愿意给以色列运动员开绿灯。说白了,这是人家国家的立场问题,不是故意跟体育过不去。   更让人看不惯的是国际奥委会的双标。就说俄罗斯吧,因为和乌克兰的冲突,运动员被全面抵制,连奥运会都不让以国家名义参加,想以中立身份参赛都难。可以色列明明有国际法院的不利认定,运动员照样能正常参加各种国际赛事,拿奖牌、受关注,一点不受影响。   这哪是什么“体育中立”,分明是看哪边符合西方的立场,就偏着哪边来。之前马来西亚也拒过以色列运动员的签证,国际奥委会也就口头警告了一下,没真怎么样,怎么到印尼这儿就下这么重的手?   再看印尼为啥敢这么硬气,这可不是一时冲动,人家祖上就有过跟国际奥委会掰手腕的底气。早在上世纪60年代,印尼办亚运会的时候,就因为拒绝以色列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代表团入境,跟国际奥委会闹僵了。   当时奥委会也威胁要取消亚运会资格,可时任总统苏加诺直接硬刚,说“体育不能脱离正义,我们不会为了办赛放弃原则”。后来还干脆自己搞了个“新兴力量运动会”,邀请了二十多个亚非拉国家参赛,中国当时也派了代表团去,算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在体育领域自己说了算。   现在的印尼,也没丢了这份骨气。总统普拉博沃早就想推动体育自主,之前在东南亚体育峰会上就提议成立“东南亚体育联盟”,不想总靠着国际奥委会旗下的赛事。   而且国内民众大多支持巴勒斯坦,要是政府为了办赛妥协给以色列运动员发签证,老百姓肯定不答应,反而会觉得政府没骨气。所以就算知道封杀会有损失,比如为体操赛建场馆砸的近8000万美元可能打水漂,周边商家的期待落了空,也没松口。   当然印尼的强硬也不是瞎扛,他们心里有数。国际奥委会的封杀看着吓人,但真要彻底孤立印尼也没那么容易。印尼的羽毛球、举重都是优势项目,这些项目的国际赛事要是少了印尼选手,精彩度都得打折扣。   而且现在不少发展中国家都对国际奥委会的西方主导不满,比如巴西、南非这些国家,也面临过类似的体育政治难题,印尼要是带头坚持原则,说不定能拉上这些国家“抱团取暖”,一起在国际体育组织里争取更多话语权。   不过印尼也有自己的难处,比如国内两个体育管理机构一直扯皮,一个管国内赛事,一个对接国际,职能重叠了几十年,之前想搞点大众体育设施都推进不了。这次被制裁,反而可能成了改革的契机,政府正打算成立协调小组,把这俩机构的活儿理顺了。但改革也有阻力,老员工怕丢工作,奥委会怕失去国际认可,平衡起来不容易。   更关键的是,印尼也得考虑运动员的未来。要是一直跟国际奥委会对着干,年轻选手可能没机会参加奥运会、世锦赛这些高水平赛事,状态慢慢就掉下来了,这对体育长期发展不是好事。可要是妥协,不仅丢了民意,之前攒下的“体育自主”口碑也没了。   所以印尼现在是走“中间路线”,既不松口原则,又在找机会联合其他国家推动国际体育秩序改一改,不想像俄罗斯那样硬扛到被孤立。   说到底,国际奥委会的封杀是拿“原则”当工具,欺负印尼这个不顺着西方意思走的国家;而印尼的强硬,是不想丢了自己的道德立场和民族骨气,更是对这种体育霸权的反抗。这   事儿不光关乎印尼能不能办赛,更关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体育圈能不能说了算。要是印尼能扛过去,说不定能让更多国家明白,体育不该被西方的双重标准绑架,正义和立场比所谓的“规则”更重要。

0 阅读:36
史之春

史之春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