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婚买金吵翻老凤祥! 160克首饰要16万,“ 三金”该买多少才合适? 老凤祥金店的导购员怎么也想不到,一场原本喜气洋洋的婚前购金,最后会变成两家人的争吵现场。准新娘弯腰从柜台里拿出最后一件金珠手链时,准新郎的脸色已经沉到了底——不算不知道,这一挑就是“五金一钻”的配置:实心金镯、成对金戒、金耳环、金锁长项链,再加上刚选的手链,总重量足足160克。 导购拿着计算器一算,按当前金价加上工艺费,这堆首饰要花十六七万。数字刚报出来,男方母亲就忍不住了:“我们普通工薪家庭,彩礼要了12万,酒席还得准备8万,现在金子又要十六七万,这日子是不过了?”女方家长也不让步:“我女儿嫁过去,多买点金子怎么了?这是她的保障,以后过日子也踏实!” 一时间,金店里的其他顾客都停下了挑选,目光全聚在这两家人身上。准新娘红着眼眶说:“我闺蜜结婚,她婆家给买了200克的金子,我这还没到那个数呢!”准新郎却急得直跺脚:“可我们俩月工资加起来才1万2,这十六七万要攒多少年你算过吗?” 其实,“结婚买金”的争议从来没停过。有人觉得,金子是传统习俗,更是男方对女方的重视;也有人认为,超出经济能力的“面子消费”,只会给婚后生活埋雷。就像网友说的:“三金是心意,不是攀比的筹码。要是为了买金把家底掏空,婚后喝西北风吗?” 更理性的做法,其实是“量体裁衣”。如果经济条件允许,适当多买些当作资产储备没问题;但如果预算有限,完全可以和伴侣商量,比如优先买日常能戴的金饰,减少闲置率,或者选择克重轻但设计精致的款式,既不失仪式感,又不会给家庭造成负担。毕竟,婚姻的安全感从来不是靠金子的克数堆出来的,而是两个人一起过日子的诚意。 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故事?你觉得结婚买金该讲究“面子”还是“实际”?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~ 结婚三金那些事 老凤祥黄金 婚前消费指南 婚姻观讨论



阿东
你索要的面子,是对对方的敲骨吸髓,这还能是一家人吗?这还能是人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