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浮云]中国科学院传来大消息,打破国外 40 年垄断!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,干成了一件能改写全球能源格局的大事!10 月 28 日,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对外宣布,咱们彻底攻克了核聚变用高温超导带材的金属基带技术,以前被国外攥在手里的哈氏合金 C276 基带,现在中国自己能造了,而且造得比进口的还牛! 人类找清洁新能源找了几十年,核聚变就是那个被盼了一辈子的 “终极答案”—— 用氢同位素聚变发电,没有核废料,没有空气污染,原料从海水中就能提取,简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。 然而,实现核聚变稳定发电面临着巨大挑战,需将上亿度的等离子体 “束缚”,防止其肆意逸散,而达成这一目标,离不开超强磁场的约束。 而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,就是制造这种超强磁场的核心部件,哈氏合金 C276 基带,又是超导带材的 “命根子”—— 没有它,超导带材就是空中楼阁,核聚变装置根本没法运转。 以前这东西被国外几家企业垄断,咱们不仅得花天价进口,还得看别人脸色,人家说涨价就涨价,说限制供应就限制,咱们的核聚变项目推进处处受制于人。 今非昔比!戎利建团队以坚韧不拔之姿,直面难题,凭借非凡毅力与决心,硬生生将这块“硬骨头”啃下,展现出无畏的攻坚精神。 他们所制造的基带,长度达 2000 米,厚度仅 0.046 毫米,比普通 A4 纸更薄。其宽度为 12 毫米,恰好契合主流超导带材的生产需求。 更绝的是它的质量:表面粗糙度不到 20 纳米,国际标准是 50 纳米,相当于把误差控制在头发丝直径的万分之一;别以为这只是简单的 “国产化替代”,这背后是无数次实验的打磨。 哈氏合金 C276 本身就是出了名的难加工,要做到 2000 米连续生产,还得保证超薄、超光滑、超高强度,相当于在头发丝上绣花,而且一针都不能出错。 国际上能造出这种基带的国家屈指可数,咱们不仅造出来了,还在核心指标上实现反超,这意味着中国在核聚变核心材料领域,直接从 “跟跑者” 变成了 “领跑者”。 以前依赖进口,成本居高不下,现在国产基带落地,能大幅降低超导磁体的制造成本,让核聚变发电的经济性离我们越来越近。从芯片到航天,从生物医药到新能源,凡是被国外卡脖子的领域,咱们总能沉下心来钻研,一步步实现突破。 核心技术从来都买不来、讨不来,只有自己掌握了,才能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,才能不受制于人。这件事给我们的底气,远不止一款材料的国产化。 它意味着中国离 “掌握终极清洁能源” 又近了一步,意味着未来我们可能用上更便宜、更清洁的电力,意味着在全球能源格局中,中国将拥有更大的主导权。 为中科院的科研人们点赞,为中国的自主创新点赞 —— 这就是中国力量,踏实、坚定,总能在关键时候给我们惊喜!

周扒皮神龙摆尾
[点赞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