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大陆打击“台独”分子沈伯洋,民进党心态有些崩了。   沈伯洋的案子,不是突然

地缘历史 2025-10-29 17:05:01

中国大陆打击“台独”分子沈伯洋,民进党心态有些崩了。   沈伯洋的案子,不是突然冒出来的。时间线一拉,从2021年他搞出那个“黑熊学院”开始,就已经埋下了雷。   只是这颗雷什么时候炸、怎么炸,大陆心里一直有数。   现在,这颗雷终于引爆,而且是直接用法律手段引爆,彻底把“台独”包装下的伪装撕了个干净。   10月28日,重庆市公安局发布通报,正式对沈伯洋立案侦查,罪名是涉嫌分裂国家,这不是开玩笑的。   之前把他列入“台独”顽固分子清单,还没动刑,现在可不是光说不练了,这一步,分量极重。   为什么?因为这标志着大陆针对“台独”分子的打击手段,从政策宣示升级为司法行动,这一刻开始,谁再以为大陆只会嘴上说说,那就是自欺欺人。   沈伯洋的回应,一如既往地嘴硬,说什么“台湾人没在怕”。但他老爸沈土城负责的兆亿公司,自从被大陆制裁后,生意直接腰斩。   这个“没在怕”的代价,是上亿台币的损失。这还只是经济层面,接下来如果进入国际司法合作,沈伯洋不仅可能被通缉,甚至可能面临缺席审判。   他还敢说“无所谓”?那就让现实狠狠打脸。   民进党这回是真的慌了。他们知道,这不是打一个人,是打他们整个“台独”话语体系。   沈伯洋是谁?民进党2023年不分区民代第二名,台面人物,是他们重点扶持的“认知战”代表。   现在大陆直接动他,不是点到为止,而是下重手。   民进党当然怕,因为这代表着大陆对“台独”分子动真格的门槛已经降低,谁再跳,就是谁倒霉。   “黑熊学院”更是个关键点。别听他们嘴上说什么“民防教育”,实质上是个“仇中培训营”,主打“亲子活动”吸引青少年,外面包装得光鲜,里面全是意识形态的毒药。   更别提他们靠卖课程、卖急救包、卖周边,一年几百万新台币进账,说白了就是一个披着公益外衣的商业台独机器。   大陆这次不仅打人,还可能打这个整个组织,如果后续对参与者展开调查,那岛内不少人可能要开始删聊天记录了。   民进党一贯靠“打悲情牌”混舆论,但法律不吃这一套。这次沈伯洋不是被骂,是被立案。这意味着一旦证据确凿,他的政治生命就此终结。   不仅如此,他背后的金主、合作者,甚至那些“黑熊勇士”,都可能被顺藤摸瓜。这才是真正的震慑。   外界也不是看不懂。台湾媒体这两天铺天盖地在报道,岛内网友评论直接撕开沈伯洋的“人设”。   有人说他“嘴上台独,钱包大陆”,有人讽刺他“靠卖战争焦虑赚钱”,更有人点破他“抗中是工作,赚钱才是本业”。   这些声音,不是小众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岛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清楚,“台独”说得再响,还是要靠大陆吃饭,这种“双标”越来越站不住脚。   大陆的动作也不是孤立的。从设立“台湾光复纪念日”,到“联合利剑”军演,再到这次立案侦查,都是一个组合拳。   法律、政治、军事、舆论全面出击,不留死角。尤其是经济层面的精准打击,直接切断“台独”分子的资金来源,让他们连维持组织运作都成问题。这比任何口头谴责都要来得痛。   沈伯洋这案子,还有个看点,就是首次刑事立案。过去虽然也有台独分子被点名、被制裁,但都停留在行政层面。   这次是动了刑法,按照目前的态势来看,如果后续再有“台独”顽固分子被立案,甚至被国际通报,那整个“台独”圈子的心理防线一定会崩。谁都怕自己是下一个。   最有意思的是,很多“台独”分子都在大陆有生意,或明或暗。他们嘴上喊着“抗中保台”,背地里却通过各种方式在大陆赚钱。   沈伯洋家族用“中国台湾”名义申请贸易许可的事被曝光后,岛内舆论一片哗然。   这种“两面人”行为,让不少台湾民众彻底醒悟,原来你们不是理想主义者,而是生意人,是投机者,是靠制造对立维持收益的一群人。   所以说,这次大陆动沈伯洋,不是简单的法律事件,而是一场政治风暴的起点。   谁还敢说“台独”可以没代价?谁还敢说“嘴炮”不会引火烧身?   民进党现在的恐慌,正是因为他们知道,这一刀不是砍向一个人,而是砍向他们精心打造多年的政治工程。   而这把刀,来得比他们想象得更快,也更准。

0 阅读:76

猜你喜欢

地缘历史

地缘历史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