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海军护卫舰一步进入现代化? 有消息称,中国海军准备以半买办送的名义,将7艘海军现役053H3护卫舰移交给印尼海军,几乎就是白送。 说白了,中国把 7 艘 053H3 护卫舰近乎白送给印尼,既是处理老旧舰艇的精明之举,也是在南太布局的妙棋,还顺带让自家海军现代化进程往前迈了步,不少人觉得这操作简直是 “双赢典范”,也有人好奇为啥我们愿意做这笔 “亏本买卖”。 从处理老旧舰艇的角度看,这7艘053H3护卫舰早就到了“功成身退”的年纪,与其留在港口吃灰不如送出去发挥余热。 这批护卫舰1999年开始服役,最后一艘2005年交付,到现在舰龄最短的也快二十年了,性能上早已跟不上中国海军的现代化步伐——《海陆空天惯性世界》杂志早有评价,它的综合战力只相当于国际上70年代中期水平的轻型护卫舰,无论是中程对海打击、近程防空还是反潜能力,都已跟不上当下的作战需求,放在如今的海军序列里,属实有点“力不从心”。 更关键的是维护成本高得惊人,要知道印尼海军自家现役舰艇每年换件费都占维护预算的42%,咱这几艘服役近20年的老舰,零件损耗比印尼舰艇更甚,每年保养费只会更高;要是想升级雷达、换发电机,每艘还得再花1.5亿美元,7艘就是10.5亿,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。 其实这种“老舰新生”的路子早有先例,2018年孟加拉国就买过两艘退役的053H3,改造后用到现在还挺顺手,所以与其花钱拆解或闲置,不如做个顺水人情,还能省出一大笔维护开支。 而从战略布局的角度看,把这7艘舰交给印尼,更是在南太地区落了一步妙棋。 印尼坐拥17000多个岛屿、320万平方千米海域,是“全球海洋支点”战略的核心玩家,也是东盟里的关键角色,手里攥着马六甲海峡西侧的重要航道,这位置本身就极具战略价值。 更巧的是,印尼之前从美俄买武器总被卡脖子:买美国F-16,得接受“人权审查”“军事演习绑定”的附加条件;买俄罗斯苏-30,又常因俄方产能问题断备件。 对比美俄的“捆绑式军售”,中国军备的优势就很明显了——不光不附加政治条款,还能提供“一站式服务”:不光送舰,还能帮忙把舰上防空系统升级成红旗-16,在印尼建零部件仓库,甚至派技术团常驻保障。 而且价格还极具吸引力,053H3单舰报价不到1亿美元,整批7艘才5亿,只相当于法国“阿基坦”级护卫舰单舰价格的1/3;支付方式更灵活,能用棕榈油、橡胶等大宗商品抵扣,甚至能和雅万高铁、镍矿加工合作等“一带一路”项目打包联动。 这哪是送军舰,分明是递了块“敲门砖”,效果也立竿见影:马来西亚紧接着就签了CM-302反舰导弹技术转让协议,东南亚第一个AIP潜艇维护中心也落地印尼,以后印尼、泰国这些国家的潜艇保养都得找咱,这影响力可不是花钱能买来的。 除了战略和成本层面的考量,这波操作对中国海军自身现代化的助推作用,才是最实在的“隐藏收益”。 053H3满载排水量2250吨,7艘加起来就是15750吨的编制额度,还有对应的港口泊位、维护人员——这些资源空出来,正好能承接更先进的4000吨级054B护卫舰。 要知道现在中国海军的主力早就换成了054A护卫舰,新列装的054B性能更是翻倍,不光吨位更大,还加装了新型相控阵雷达和垂发系统,留着老舰反而占了新装备的编制名额。 更重要的是,省下来的钱能直接砸进研发:之前养7艘老舰,每年光维护就得花几千万,现在这笔钱能投到055大驱的新型雷达、054B的反潜系统研制上。 而且这些老舰也不是“躺平退役”,之前2013年绵阳舰、洛阳舰还去亚丁湾护航,2014年参与过MH370搜救,也算立过功,现在功成身退给新舰让路,正好契合海军“更新换代”的节奏。 看看现在海军新舰“下饺子”的速度,要是还抱着老舰不放,哪有空间给055、054B这些“新家伙”腾位置?这操作简直是“一石三鸟”,既处理了老装备,又稳住了战略支点,还加速了现代化,所谓的“亏本”不过是表面,里子精明着呢。 这波“近乎白送”的操作,还藏着一个更长远的考量——用实际案例打造中国军备的“口碑示范”,在东南亚站稳脚跟。 印尼用上053H3后,周边的泰国、马来西亚自然看在眼里,毕竟谁都想用好使、便宜还没附加条件的装备。 现在印尼这7艘一到位,等于给中国军备打了个“活广告”,后续很可能带动更多订单。 而且中国还能借着这个机会输出产业链:就像给马来西亚转让CM-302导弹技术那样,以后印尼要是觉得053H3用着顺手,说不定会求着搞联合生产,到时候不光卖装备,还能卖技术、卖服务,这收益可比单纯卖军舰高多了。 所以这波操作根本不是亏本,而是放长线钓大鱼,既盘活了老旧资产,又布下了战略棋局,还顺便给自家海军现代化清了道,说是“双赢典范”都嫌保守——这明明是“一送三得”的精明盘算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