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民党内部反对郑丽文的人站出来了。 第一个跳出来的是台南市议员蔡育辉,对着镜头拍着桌子喊:“我是台湾本土的,就是不支持郑丽文!” 这话听得人一愣,他紧接着抛出狠活,说郑丽文那套“亲近大陆的路线”会搞垮选举,逼她放弃两岸统一主张,甚至放话“不改路线就退党”。 郑丽文刚刚赢得党主席选举,办公室的花还没谢,反对声就从南方炸开了锅。 最先站出来的是台南的蔡育辉,连个缓冲都不给,直接在镜头前拍桌子、撂狠话。 不是质疑选举过程,也不是商量路线方向,而是直接把“本土”和“统一”拉上战场,逼问郑丽文要不要退。 蔡育辉为什么急?因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路线争议,这是一次党魂之争。郑丽文靠着退役军人系统的铁票,拿下65,122票,刚好过半。 她的支持者大多来自黄复兴党部,那个曾多次被批评为“与社会脱节”的保守堡垒。 党内知道的人都明白,郑丽文的路线,不是“中间偏统”,而是正统到让人窒息。 她的政治宣言干脆利落:坚持“九二共识”、反对“台独”、强调“我是中国人”。 换句话说,她想把国民党重新拉回2000年前的轨道。但问题是,现实已经走远了。 蔡育辉代表的是另一种声音。他不是偶然跳出来的,也不是个人情绪爆发。他是南部本土派的代言人,是党内“留在台湾”的那一派。 他说,不改路线就退党,这话说得不只是给郑丽文听,更是喊给所有还在观望的人。他赌的,是郑丽文不敢硬碰。 但郑丽文真就敢。她上任之后,立刻任命李乾龙、季麟连两位深蓝大将为副主席,完全无视外界对于“统派老将”的质疑。 尤其是季麟连,去年还在广州出席黄埔百年纪念,摆明了就是要和北京眉来眼去。 郑丽文不装了,她要用人事安排告诉所有人:我说我是中国人,不是说说而已。 可党内不是没人看懂这一点。侯友宜早在选前就警告过,“九二共识是票房毒药”,他的意思很清楚:你郑丽文走这条路,2026年就准备输掉地方选举吧。 赵少康更直接,他说如果郑丽文不清除亲陆力量,那“政令就令不出中央”。 这话听着像是在批评郑丽文,其实也在替自己立场表态,亲陆派不能再主导国民党。 而朱立伦的不干涉,其实是变相的切割。10月31日他带着所有党务主管总辞,把权力和责任统统丢给了郑丽文。 他知道这不是一次“轮替”,而是一次“路线革命”。他说不干涉,其实就是怕被拖下水。 郑丽文知道自己在玩火,但她没得选。她的胜选不是靠妥协,而是靠把立场讲得最清楚。 她在吴子嘉的专访中说得很直白,“对民进党要全方位作战”,这句话的潜台词是:不打模糊仗,也不讲情绪,要用“事实与逻辑”回应“台独宣传”。 她的逻辑是,民进党靠情绪煽动,她要靠理性反击。但问题是,台湾政治哪有那么多理性? 蔡英文靠“抗中保台”赢了两次,赖清德虽然满意度跌到26%,也没改口,因为他知道,只要对岸不改变,台湾的情绪就不会变。 郑丽文想从“统一”的角度重新定义国民党,可她低估了“本土认同”的力量。 蔡育辉不是唯一的反对者,高雄、台南的本土派议员很快就联署,要求党务必须“以台湾利益为先”。 他们并没有公开喊“台独”,但他们明确拒绝“亲中”标签。他们不是反对交流,而是反对被统一。 这才是郑丽文真正的难题。她的路线在党内有一半支持,但那一半并不能代表台湾的主流民意。 2024年大选国民党败给民进党,靠的不是路线不清,而是路线太老。现在她试图用更老的路线来翻盘,逻辑上说不通,政治上更危险。 她或许以为,借助大陆的背书可以让自己坐稳党魁,但现实是,北京的支持在岛内反而成了负担。 国台办回应她说“愿加强高层往来”,这本是善意,但在台湾听起来就是“要被代表了”。 更何况,美国也开始微调对台政策。兰德公司的报告已经建议华府“减少对台攻击性”,这说明连美国都想缓一缓节奏。 郑丽文此时高调强调统一,反倒让国民党成为地缘政治中的孤岛。 而她最怕的不是外部批评,而是党内沉默。张亚中、卢秀燕、赵少康、蒋万安,这些曾经的有力角色,在副主席人事案公布后集体沉默。 这种沉默不是默认,而是抵制。他们都知道,说话没用,说了也不会被听进去,那就干脆不说。 郑丽文现在有的,是军系的支持和深蓝的掌声,但她缺的是中间的认同和本土的信任。 她说要“揭穿民进党的台独骗局”,可她忘了,选民最怕的不是骗局,是被代表。 接下来的关键,是2026年县市长选举。如果她能证明“统一路线”在选票上行得通,那党内反对声自然会安静。 但如果输了,那她不仅要下台,更要背负整个党向右转失败的历史责任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