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报!快报! 乌克兰总统正式宣布了 10月27日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正式官宣重磅消息:乌克兰及其盟友已达成共识,将在未来七至十天内制定一份具体停火计划,以此为突破口推动俄乌冲突走向终结。 而这份计划能否落地,核心筹码却攥在美国手中——泽连斯基在公开表态中毫不讳言,要迫使普京回到谈判桌,必须得到美国远程武器的强力支撑,其中“战斧”巡航导弹更是成为乌军急需的“压舱石”。 这场停火倡议的背后,是乌军在战场的现实困境。据乌克兰国防部数据,当前乌军60%以上的武器装备依赖美国援助,“海马斯”火箭炮、M1A1主战坦克等关键装备的弹药补给完全离不开美方支持。 泽连斯基直言,单靠制裁难以让俄方妥协,“没有远程打击能力的施压,停火只会是纸上谈兵”,他甚至主动提及,美国多款同类远程武器无需长时间培训即可投入使用,暗示援助门槛并不高。 此前他还专门会见了“战斧”导弹制造商雷神公司代表,探讨联合生产与装备适配的可能性,足见其对这款武器的迫切程度 。 但泽连斯基的求援,却撞上了特朗普政府的强硬立场。早在10月17日的白宫会晤中,这场博弈就已公开化——这是泽连斯基8个月内第三次访美,可迎接他的并非预想中的盟友礼遇,而是一场持续4小时的激烈争执。 特朗普明确拒绝了“战斧”导弹的援助请求,理由直白且尖锐:一方面美国财政赤字高企,2024年对乌援助已达650亿美元,2025年上半年又追加30亿美元,这些资金“本可解决美国数百万家庭的住房问题”,没必要投入看不到尽头的战争; 另一方面,美方担忧提供“战斧”会引发局势升级,特朗普在会晤中多次强调,“我们希望不动用这款武器就能结束冲突”,甚至直言“美国自己也需要这些装备” 。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俄之间的微妙互动。特朗普在与泽连斯基会晤前一周,已与普京进行电话沟通,普京明确表示“若乌克兰接受合理停火条件, 俄方可考虑部分撤军”,这让特朗普坚信当前是“结束冲突的最佳时机”,并不断向泽连斯基施压,要求其认真考虑俄方提议。 但泽连斯基始终坚守底线,强调“任何涉及放弃领土的停火条件都不可接受”,双方在核心诉求上的分歧,让这场白宫会晤一度暂停20分钟,最终泽连斯基甚至未参加原定的联合记者会,直接离场前往乌克兰驻美大使馆。 如今局势陷入多重僵局:泽连斯基急于用“战斧”导弹提升谈判筹码,才能让停火计划具备威慑力;特朗普则在“美国利益优先”的考量下,不愿无限制投入,甚至计划近期与普京在布达佩斯举行双边会晤, 彻底排除美俄乌三方会谈的可能 ;而俄罗斯方面早已做好应对准备,即便部分战略目标受损,也不会影响整体反击能力,普京此前更是直言西方制裁不会对俄经济造成重大打击。 更复杂的是国际支持格局的分化:欧盟为对冲美国援助可能的缺口,已明确表态将在2025年底前向乌提供50亿欧元军事援助,德国、法国也相继宣布提供防空系统和战机飞行员培训支持;但美国国内分歧严重,共和党多数支持特朗普削减援助,民主党则批评此举会损害美国全球影响力。 七至十天的停火计划制定期,俨然成为俄乌冲突的“关键窗口期”。泽连斯基能否如愿拿到远程武器?特朗普的对乌政策会否出现松动?普京又将如何回应这份新的停火倡议?这场交织着军事博弈、外交角力与经济考量的棋局,每一步都牵动着全球局势走向,后续进展值得持续紧盯! 各位读者们怎么看?欢迎评论区讨论留言!斯连斯基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