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开采购美国大豆,我们输了吗? 美国驻华大使馆27日释放信息:中美达成贸易协议

孟岩说 2025-10-28 12:14:33

放开采购美国大豆,我们输了吗? 美国驻华大使馆27日释放信息:中美达成贸易协议框架。财长贝森特谈到:“在与中方的协议公布之时,我们种植大豆的农业工作者将会非常开心。” 这表明,中国要放开购买美国大豆了。有人认为,大豆是特朗普的票仓,今年我们一粒也没买,特朗普被我们拿捏得死死的。现在我们又放开购买,是不是顶不住美国的压力,贸易上输了这一局? 中国是美国大豆第一大海外客户,2024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‌2213万吨‌,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额的‌约56%‌。 ‌但今年从5月起中国一颗也没买。 截至2025年9月,美国大豆库存积压量已超过4.35亿吨,创下近三十年来的最高纪录。 ‌仓库容量告急,部分农民不得不露天堆放大豆,面临霉变风险。 ‌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·拉格兰敦促特朗普停止发起与中国的贸易战,并表示目前的情况让豆农“非常担忧”,豆农的生计岌岌可危,这将严重影响特朗普的票仓。 特朗普急了,反复喊话中国要赶快买美国的大豆,四倍的买。 这次中美吉隆坡会谈前,特朗普把大豆、稀土、芬太尼列为三大重要选项。现在大豆问题解决了,随了特朗普的心愿,是我们退让了吗? 表面上看,购买美国大豆,美国如愿以偿了,其实正是我之所需。 砍掉美国大豆订单后,我们转而从巴西等地采购。但巴西坐地起价,从每吨565美元飙升至650美元,涨幅超过12%,比美国大豆每吨高出约66美元,同时巴西大豆到中国港口的运输成本比美国大豆高20-30美元。 ‌ 此时恢复美国大豆进口,既是市场规律的必然选择,也是对国内通胀压力的积极应对。 这场大豆博弈揭示了当代国际贸易的新常态: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中美经济的高度互补性决定了大豆贸易不可能是“零和游戏”。中国需要稳定的大豆供应保障粮食安全和畜牧业发展,美国则需要庞大的中国市场消化其农产品过剩产能。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,使得单纯的“输赢论”显得过于简单化。 更重要的是,大豆只是中美经贸大棋局中的一子。将单一商品的贸易波动解读为整体博弈的胜负,无异于盲人摸象。中方在大豆采购上的灵活性,恰恰为其他领域的谈判争取了更多筹码和空间。贸易谈判的本质是利益交换与平衡,而非你死我活的角斗。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,中国在大豆贸易上的收放自如,展现了一个成熟贸易大国的自信与定力。既能在必要时展示决心,又能在适当时机展现灵活;既能维护国家利益,又能尊重市场规律——这种平衡艺术,才是中国在国际贸易舞台上日益成熟的真正标志。 大豆贸易的起伏告诉我们,在国际经贸关系中,真正的智慧不在于一时一地的得失,而在于长远的战略布局与精准的战术拿捏。当美国豆农为订单欣喜之时,中国消费者也将从更具性价比的市场中受益——这或许正是全球化背景下,贸易互利共赢本质的最佳诠释。

0 阅读:14

猜你喜欢

孟岩说

孟岩说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