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宜春,男子因资金周转向好友借款10万元,不曾想,男子未偿还便去世。将男子父母

小山坡上 2025-10-28 11:33:02

江西宜春,男子因资金周转向好友借款10万元,不曾想,男子未偿还便去世。将男子父母起诉至法院时,男子父母竟然向法院出具了放弃继承男子的声明。对此,法院不认可,仍判男子父母在继承男子遗产范围内承担偿还责任。这是为什么呢?(来源:凤凰网江西) 江西宜春,2024年某日的一桩普通借贷案,折射出继承、债务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。男子李某因资金周转向好友借款10万元,不曾想,李某未偿就离世。按常理,谁来替他还钱?李某的父母在法院就其子遗产的债务问题提起诉讼,请求依法处理。就在诉讼过程中,父母竟向法院提交了放弃继承的声明,试图以此免除对遗产债务的承担。 然而,法院并未采纳这一做法,仍判定父母在遗产范围内承担偿还责任。为什么会这样? 一方面,债务的清偿属于被继承人的遗产事务,属于“先偿后分”的原则。也就是说,债务必须在遗产资产范围内处理,债权人对遗产的请求优先于对继承人个人的主张。放弃继承并非对所有债务的自动免除,只有在符合法定程序、明确放弃关系、且经法院确认后,继承人对遗产的份额才会改变。若放弃继承的程序不完整、形式未到位,或者债务本身已经成为遗产清算的一部分,法院就会以维护债权人权益和遗产公正分配为基本原则,继续由遗产承担相应债务。 二是,放弃继承的效力需要在法律框架内生效。法律规定继承的放弃应在法定期限内、通过规定的程序完成,否则可能被视为无效或仅对部分权利产生效力。此案中,法院据此判断,即便父母提出放弃继承的声明,若未完全符合程序要件,不能对已产生的债务免除其责任。因此,父母在遗产范围内对10万元债务承担偿还责任的判决,具有法理依据。 三也是最触动人心的一点:这件事并非纯粹的金钱纠纷,更指向人性与家庭关系的边界。亲情、信任、借贷的脆弱边界在法律面前被放大。这个判决提醒我们,借钱给亲友时,除了情义,更要有清晰的书面证据、明确的还款安排,以及对遗产与债务清算的正当程序的认识。 给读者的几点启示: 1借钱给亲友务必留证,签订借款合同、写清还款期限、利息与违约条款。 若涉及大额借款,最好通过正式渠道(如银行借款、公证借款、清晰的还款计划)以降低家庭矛盾与法律风险。 2遗产与债务关系复杂,遇到死亡、遗产分割或债务纠纷时,尽早咨询律师,按照法定程序办理放弃继承或继承、清偿等事宜,避免事后争执升级。 这件事的核心并不是为谁背书,而是提醒我们:在亲情与金钱之间,唯有依法合规、透明处理,才能让善意不被误解成负担。你怎么看?在你身边,有没有类似的经历需要分享?欢迎留言讨论。借贷命案 亲人借款

0 阅读:49
小山坡上

小山坡上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