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时事评论员郭正亮说:“我发现同样是外国军舰擅闯南海,中国对日本的的态度和其它

糖心萌喵 2025-10-28 09:43:12

台湾时事评论员郭正亮说:“我发现同样是外国军舰擅闯南海,中国对日本的的态度和其它国家完全不一样。对其它国家都是喊话驱离,对日本“咣咣”就是两炮,虽然不是直接对着军舰打,是打军舰前方的水面,但那可是实打实的真炮弹。这样的做法在国际惯例上很罕见,我发现中国对日本有很大意见。” 南海水域近年来经常出现外国军舰的身影。英国、美国等国家的舰艇也时常在这一区域活动。当这些国家的军舰在南海国际航道正常航行时,中方通常通过无线电喊话进行识别和监控。 即便是一些有争议的行动,比如美国军舰接近中国岛礁,中方的反应也多是警告驱离。这种处理方式符合国际海上惯例,强调的是专业和克制。 但日本军舰在南海的出现,对中国来说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。日本海上自卫队的“加贺”号直升机航母等舰艇在南海活动时,虽然中方舰艇也会通过无线电进行常规通话,比如互相问候或通报航向,但一旦日本军舰有越界行为,中方的反应会严厉得多。 比较典型的事件发生在2024年7月。日本海上自卫队“凉月”号驱逐舰闯入中国浙江外海领海。 根据报道,中国海军054A护卫舰在无线电警告无效后,两次开炮警告。炮弹落在日舰前方水面,激起巨大水柱。这种实弹警告的方式在国际上确实不常见,显示出中方对待日本海上行动的特殊态度。 这种区别对待首先与历史记忆有关。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尚未完全解决,日本近年来的军事扩张动向又加深了中国的疑虑。 比如日本国会通过了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安保法案,增加军费预算,甚至推动修改和平宪法。 这些动作在中国看来,是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抬头的表现。当日本的军舰出现在南海,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日本军国主义。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战略博弈。日本在南海的行动往往带有明显的针对性。日本派遣“出云”级反潜直升机母舰访问越南,这些舰艇搭载的反潜直升机专门用于追踪潜艇。 南海是中国战略核潜艇的重要活动区域,日本的这些行动被视为试图削弱中国的战略威慑能力。更不用说日本还主动与美国联合巡航南海,这些举动明显超出了正常的海上行动范畴。 中国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。日本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了强势干预的姿态,甚至在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这使得中国将日本在南海的行动视为一种系统性、战略性的挑衅,而非简单的航行自由问题。 中日之间还存在着东海方面的争端。钓鱼岛主权问题一直是两国关系的痛点。日本在南海的举动,某种程度上也被中国解读为试图“围魏救赵”,通过南海问题牵制中国,使自己在东海上更加主动。这种跨越海域的联动博弈,使得中国对日本在南海的行动格外警惕。 从实际效果来看,中国的区别对待策略也带有明确的警示意味。用实弹射击警告日本军舰,既表明了红线所在,又控制了冲突升级的风险。这种“敢打但不乱打”的姿态,向日本传递了明确信号:中国对日本的挑衅行为容忍度极低。 中国社会对日本挑衅的容忍度确实很低。中国人对日本挑衅的容忍度很低,要求政府强硬回击的态度更加强烈。这使得中国政府在应对日本时必须展现出足够的坚定性。 但另一方面,中国也留出了对话空间。中日两国都是《海上意外相遇规则》的成员国。当日本军舰在南海国际航道正常航行时,中国舰艇会依规进行专业沟通。这种“硬中带软”的策略,体现了中国在应对日本问题上的复杂性。 总体来看,中国对日本在南海行动的特殊态度,是历史记忆、现实博弈和战略考量共同作用的结果。日本如果真心期待改善两国关系,就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在南海问题上采取更负责任的态度,而不是一味追随某些大国的战略。 正如专家所指出的,中日同为亚洲大国,应该克服当前的困难,解决好两国之间的分歧。只有当日本真正尊重中国的核心关切,两国在南海的互动才可能走向更加建设性的方向。

0 阅读:130

猜你喜欢

糖心萌喵

糖心萌喵

糖心萌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