泪目!陕西一102岁爷爷半夜跑孙媳妇房间,发现门被上锁,于是他就在门外大喊,叫醒

扬扬妈妈 2025-10-28 05:20:37

泪目!陕西一102岁爷爷半夜跑孙媳妇房间,发现门被上锁,于是他就在门外大喊,叫醒孙媳妇后,爷爷第一句话,就让孙媳妇哭了!爷爷说:“爷,可能快不行了!” 你想啊,102岁的老人,半夜从热被窝里爬出来都得费半天劲,更别说还得拄着那根磨得发亮的枣木拐杖,一步一挪地摸去孙媳妇房间——那拐杖头敲在水泥地上,“笃、笃”的声儿,在安静的夜里特别清楚,孙媳妇后来回忆说,一开始还以为是老鼠碰了东西,直到听见爷爷断断续续的喊声,才猛地从床上弹起来。 孙媳妇慌得连鞋都没穿,光着脚就往门口跑,开门时还差点撞着门框。一抬头,看见爷爷扶着门框的手在抖,棉帽檐压得低,露出的鬓角全是白霜似的头发,嘴角还抿着,像是忍着疼又怕添麻烦的样子。“爷您咋不叫我声?这么冷的天,您站在这儿冻着咋办!”孙媳妇的声音都带了哭腔,伸手去扶爷爷时,才发现老人的手冰凉,连袖口都被夜风吹得透了。 爷爷没接话,就靠在孙媳妇胳膊上,慢慢挪到客厅的沙发上——那沙发还是孙子结婚时买的,爷爷平时舍不得坐,说太软了怕摔。坐下后,他才喘了口气,眼神有点发直地看着茶几上的全家福,好半天才说出第二句话:“我后半夜醒了,摸了摸胸口,闷得慌,想叫你,又怕你白天带娃累……”这话一出口,孙媳妇的眼泪更止不住了——她知道爷爷的脾气,一辈子要强,就算前几年摔断了腿,也不愿让晚辈端屎端尿,这次主动喊人,肯定是真扛不住了。 孙媳妇赶紧拿了件厚棉袄给爷爷裹上,又倒了杯温热水,用手试了试温度才递过去。爷爷喝了两口,缓了缓,才接着说:“我那柜子里,有个红布包,里面是你奶奶走之前给娃留的长命锁,还有我攒的两千块钱,你收好了……”你看,都这时候了,老人惦记的不是自己疼不疼,而是家里的小事、晚辈的念想,这就是老一辈人的心思,总把自己放在最后头。 但咱也得说句实在的,高龄老人夜间突发不适,可不是小事。爷爷说“快不行了”,除了身体难受,更多是心里的恐惧——夜里黑,老人容易胡思乱想,加上年纪大了,对身体的一点点变化都特别敏感。孙媳妇当时没慌,一边安抚爷爷,一边赶紧给在县城上班的儿子打了电话,又联系了村医,这步做得特别对。村医后来来了说,爷爷是有点心肌供血不足,幸亏发现得早,要是再拖会儿,后果真不好说。 这里就得提两个关键的照护点了。一是老年人夜间行动安全,像爷爷家这种情况,卧室到客厅、晚辈房间的路上,其实该装个小夜灯,再贴点防滑条,毕竟102岁的人,夜里视线差,很容易摔;二是高龄老人的心理安抚,很多老人怕给晚辈添麻烦,身体不舒服也憋着,所以晚辈得主动点,每天晚上睡前问问老人有没有哪儿不舒服,别等老人主动开口。 还有个细节特别戳人,孙媳妇后来跟人说,爷爷被村医看完,情况好转后,还念叨着“浪费你睡觉时间了”,非要自己挪回房间。你说,老一辈人是不是都这样?一辈子为家里操心,就算老了,也不愿成为晚辈的负担。但反过来想,晚辈其实就怕老人不“麻烦”自己——老人愿意开口,才说明他们信任你,觉得你能依靠。 现在很多家庭都有高龄老人,照护的时候真得细心点。别觉得白天看着没事就放心了,夜里才是关键期,很多老人的不适都是在半夜出现的。就像爷爷这次,要是孙媳妇睡得沉,没听见喊声,后果不堪设想。而且老人说“快不行了”的时候,别光哭,先稳住老人的情绪,再检查身体、联系医生,这才是最实在的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
0 阅读:3
扬扬妈妈

扬扬妈妈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