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者库宫女被康熙宠幸一次生子,后被遗忘33年,经3朝成最终赢 清朝后宫里有位出

熹然说历史 2025-10-28 04:04:41

辛者库宫女被康熙宠幸一次生子,后被遗忘33年,经3朝成最终赢 清朝后宫里有位出身辛者库的宫女万琉哈氏,十五岁入宫做粗活,被康熙偶然宠幸一次后生下皇子。可她连嫔位都没捞着,孩子刚出生就被抱走了。这一等就是三十三年,直到五十八岁才获得第一个封号。谁能想到,这个被遗忘的女人,后来活到九十七岁,成了清朝最长寿的妃嫔,儿子也善终高寿。这场不争的人生,怎么就赢了? 说起清朝后宫,大家脑子里都是那些争宠斗狠的戏码。但定妃万琉哈氏的故事完全不是这个路子。她家世代都是包衣,就是给皇家当差的奴才。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三,她出生在郎中拖尔弼家,取名妞妞,满文意思是”眼珠”。这名字听着挺随意的,可见家里也没把她当什么宝贝。 康熙十四年十二月,十五岁的妞妞参加内务府选秀,被选中入宫。跟她同一天进宫的,还有个叫乌雅氏的姑娘,就是后来雍正的生母。同样是包衣出身,命运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。乌雅氏入宫没几年就受宠了,康熙十七年生下皇四子胤禛,第二年就被封为德嫔。而妞妞呢?在辛者库干了整整十年的粗活。 辛者库是个什么地方?这是内务府专门安排罪籍奴仆干活的机构,主要负责洒扫、糊饰、喂养牲畜这些杂活。说白了就是后宫最底层的劳力。妞妞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干活,打扫宫殿、洗涤衣物、端茶倒水,活又累又杂。 入宫十年后,康熙二十四年,万琉哈氏才被康熙注意到并宠幸,当年十二月就生下了皇十二子胤祹。按理说生了皇子怎么也该有个名分吧?但康熙压根没给她封号,连个贵人都不是。更惨的是,按清朝规矩,嫔位以下的妃嫔没资格抚养自己的孩子,刚出生没多久的胤祹就被抱走了。 孩子被交给谁了呢?给了孝庄太后的贴身侍女苏麻喇姑。当时孝庄刚去世,苏麻喇姑悲痛得想殉主,康熙为了转移她的悲伤,就把胤祹交给她养。这个安排对苏麻喇姑是好事,可对万琉哈氏来说,母子分离的滋味有多难受? 从此万琉哈氏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。她没名分,没地位,在后宫就是个透明人。唯一能做的,就是给儿子做衣服鞋袜,托人送过去。苏麻喇姑倒是个好人,会让胤祹穿上生母做的衣服。这点念想,陪着万琉哈氏熬过了一年又一年。 在苏麻喇姑的教育下,胤祹长成了一个低调守礼的人。苏麻喇姑经历过皇太极去世后的夺嫡之争,深知皇位之争的残酷,所以一直教导胤祹不要参与。这个教育思路救了胤祹一命。康熙晚年那场”九子夺嫡”有多血腥?参与的皇子们不是被圈禁就是被贬斥,下场都不好。胤祹呢?完全置身事外,谁也不站队,就干好自己的差事。 康熙五十七年,康熙下旨册封后宫六位年龄在四十到六十岁、生过皇子但还没正式封号的嫔御。同年十二月,万琉哈氏终于被册封为定嫔。这一年她五十八岁了。从二十五岁生子到五十八岁受封,整整三十三年!这三十三年她就这么默默无闻地熬着,连个抱怨的地方都没有。 康熙去世后,雍正继位。雍正元年正月,太后乌雅氏向雍正帝求情,把定嫔晋封为定妃。为啥太后要帮她说话?因为她们俩是同一天入宫的,太后念旧情。更关键的是,胤祹母子俩在夺嫡中没掺和,让雍正放心。雍正元年六月,胤祹把母亲接回王府养老。这一接,定妃总算过上了好日子。 在王府里,定妃享了几十年的清福。乾隆继位后,每逢节日都会把定太妃接进宫,赋诗献寿,成了宫中的盛事。为啥乾隆这么尊重她?一来是尊老的传统,二来胤祹的嫡福晋是大学士马齐的女儿,而马齐是乾隆皇后富察氏的伯父,这层姻亲关系让定妃在乾隆心中地位特殊。 定妃九十大寿那年,乾隆亲自去履亲王府祝寿,还写了贺寿诗,被当时北京人称为”盛事空前”。乾隆十九年和二十一年,定妃两次病重,乾隆都亲自去探望。这待遇,多少得宠的妃子都没享受过。 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,定妃在履亲王府去世,享年九十七岁,是清朝最长寿的妃嫔。她儿子胤祹活到乾隆二十八年,享年七十八岁,也是康熙诸子中最长寿的。母子俩都这么长寿,在皇室里真是罕见。 说到底,定妃的长寿和她的性格有很大关系。她从来不争不抢,也不奢望什么。年轻时被康熙冷落,她认了;孩子被抱走,她忍了;三十三年没名分,她熬了。这种心态让她远离了后宫的腥风血雨,没有勾心斗角的压力,自然活得长久。而她教出来的儿子也是这个路子,不参与夺嫡,不站队,老老实实做事,所以在雍正朝不但没被整,还被封了亲王。 有人说定妃是幸运的。可仔细想想,她的幸运是用大半辈子的隐忍换来的。前五十多年基本都在受苦,真正享福也就是后四十年。但她活得够久,把那些当年风光的妃嫔都熬死了,把夺嫡失败的皇子们都熬没了,最后成了最有福气的那个。 定妃用九十七年的人生告诉我们,有时候不争反而是最大的智慧。她熬过了宠幸后的遗忘,熬过了三十三年的煎熬,熬过了康雍乾三朝,活成了最后的赢家。你觉得她这一生到底是幸还是不幸?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。

0 阅读:29

猜你喜欢

熹然说历史

熹然说历史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