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制裁反围堵反封锁②‖冷落贼政客,反华的德国外长灰头土脸 【按】抗日战争期间,

孟岩说 2025-10-28 03:24:01

反制裁反围堵反封锁②‖冷落贼政客,反华的德国外长灰头土脸 【按】抗日战争期间,敌后根据地轰轰烈烈开展了反“扫荡”反“蚕食”反“清乡”斗争。如今,美国联合盟友对我实施制裁、围堵、封锁战略,我沉着应战,打敌七寸,接连取得胜利。今天介绍第2篇有代表性的重大战役。 在国际外交舞台上,任何妄图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政客,终将尝到自酿的苦果。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原定10月26日的首次访华行程被迫取消,正是这一铁律的最新例证。 这位新任外长在启程前接受路透社采访时,竟公然在“一个中国原则”这个根本性问题上大放厥词,声称德国将有“独立判断”,不接受中国的“定义”,还妄言“不支持用武力改变现状”。在俄乌问题上,他更是拾人牙慧,重复所谓“中俄试图改写国际秩序”的荒谬论调。这种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的挑衅言行,彻底暴露了其外交战略的短视与无知。 瓦德富尔自5月上任以来,始终抱持僵化冷战思维,不仅主张对中国在欧洲的正当影响力采取强硬立场,更亦步亦趋地支持美国对华加征关税。 面对如此缺乏基本外交诚意的政客,中国采取了有理有据的反制:商务部长明确表示无暇接见,其他高层领导人也纷纷以“另有要事”婉拒会晤。这种外交冷遇,正是对不友好政客最恰当的回应。 与此同时,中国依法暂停稀土矿产和技术出口的反制措施已产生实质性影响。大众、沃尔沃等欧洲汽车制造商因芯片短缺被迫暂停部分生产线,这记重拳让欧洲企业深切体会到跟随美国对华遏制的代价。 德外长本来到中国是解决稀土问题的,但却被他的反华立场搞砸了。英国《金融时报》将此事称为“默茨政府的超级外交灾难”,一针见血地指出德国经济已停滞三年,总理默茨原本寄望通过访华重振经济,如今这一计划遭遇重大挫折。 德国媒体也坦承,出访前夕取消行程是德国政府的外交败笔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德国资深媒体人施泰因加特直斥瓦德富尔在对华关系上“乱弹琴”,呼吁德国“停止追随华盛顿政治工厂的设计”。 这场外交风波给国际社会带来深刻启示:首先,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绝无妥协余地;其次,中国经济反制措施精准有力,任何国家都难以承受对华脱钩的代价;最后,那些甘当美国战略棋子的政客,不仅会损害本国利益,更将沦为国际社会的笑柄。 德国外长的尴尬遭遇警示世人:唯有恪守相互尊重、平等互利的原则,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重。那些执意追随美国反华势力的政客,终将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。 第1篇:掐断供应链,出卖中国的韩企自认倒霉

0 阅读:0
孟岩说

孟岩说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