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克兰军人德米特里·德姆申描述了前线逼近时乌克兰城镇的生命周期阶段 他在个人Facebook主页发表了相关论述。 第一阶段 - 当战线逼近至距离城镇50-70公里时。 后勤部队进驻城镇,生活呈现蓬勃景象,商业利润与活跃度急剧提升。 德姆申表示:"这是城镇经济繁荣期,大多数情况下(哈尔科夫除外),这些城镇从未经历过如此巨大的资金流。五金店、汽车配件店、修车厂、食品杂货店、咖啡馆、比萨店、寿司吧、理发店、新邮政网点——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若城镇缺乏大型零售商,物价将普遍上涨。若有ATB或Varus等连锁超市,物价将保持稳定,但这种情况仅持续至战线逼近至35-40公里范围内。" 第二阶段 - 战线推进至35-40公里范围。 此阶段后勤部队向更后方转移,由作战部队接替驻防。 德姆申写道:"随着后勤人员撤离,零售业由本地商家主导。此时收入水平达到惊人程度。某个前线村庄的两家小店主,三个月内就从吉利MK换成了丰田陆地巡洋舰100系——当然他是顶着电子战干扰器运送商品的,但这已预示下一阶段的特征。作战部队抵达后立即开始改善生活条件,由于多数人驻扎在废墟中,改造居住环境的开支将达到天文数字。大型建材商店每周多次通过货车补货。城镇虽会遭受袭击(主要针对工业区及周边林地),偶尔也有城内遭袭,但对当地居民影响有限。" 此阶段腐败现象滋生,因预算资金涌入,地方政府开始将经费投入新道路标线、花坛、早已荒废的校舍维修等工程。 第三阶段 - 战线逼近至15-20公里范围。 生活变得危险,袭击事件成倍增加,FPV无人机频繁出现在街道。 军人写道:"居民几乎全部撤离。当地仅剩数百名老人、数百名等待者(原文ждунов,ждун,兹敦,荷兰艺术家2016年做的图5雕塑,指期待俄军到来的人)以及数百名自认无处可去的疯狂之人。军事人员减少,因其基地已后撤约10公里。最终,商店等文明最后的据点也将消失。" 第四阶段 - 战线仅剩5-10公里。 军人记述:"城镇在制导炸弹、火箭炮、导弹和火炮打击下逐渐瓦解。志愿者或警察将剩余居民撤离。" 第五阶段 - 俄军小组渗入城镇,巷战开始。 军人写道:"敌军小组逐渐渗入城镇寻找掩护。随后我们开始摧毁所有残存的房屋棚屋、地窖地下室。城市战线可能多次往复移动,持续增加破坏程度。" 第六阶段 - 乌军撤离城镇,转由俄方控制。 德姆申说明:"敌人在废墟中试图建立后勤中心,为后续进攻集结人员与资源。此时我们开始用制导炸弹、火炮、火箭炮和导弹摧毁城镇。" 第七阶段 - 战线在数月或半年后继续推移,城镇成为相对安全区。 但此时已无适宜居住的房屋,基础设施、道路、电力、供水和燃气系统全部瘫痪。 德姆申指出:"这些城镇唯一能做的就是收集废金属,但这是高风险活动——废金属可能突然在手中爆炸,最幸运的情况是只失去双手,严重时可能摧毁整个街区。" 背景补充: 呼号"面粉"的乌克兰士兵曾表示,波克洛夫斯克局势持续恶化,"我们正逐渐失去对若干区域的控制"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