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国政府拖延七年不批准中国在英国新建大使馆,高志凯明确回应:如果你们不批准,我们

沃克笔下趣事 2025-10-27 11:37:44

英国政府拖延七年不批准中国在英国新建大使馆,高志凯明确回应:如果你们不批准,我们也不会在北京给英国新建使馆!让英国记住,中国强大的军事力量,历史上的侵略行为,绝不轻易忘记! 从 2016 年算起,中国在英国新建大使馆的审批已经被拖了整整七年,这场漫长的拖延大戏里,英国政府的借口换得比换季衣服还勤,背后的政治算计藏都藏不住。 2018 年中方实打实砸出 23 亿人民币买下伦敦原皇家造币厂地块,连符合英国《城乡规划法》的设计方案都过了本地专家的审核,可审批流程愣是陷入了无限循环,2025 年 8 月先说延到 10 月 21 日,转眼又把期限推到 12 月 10 日,从 “破坏历史风貌” 到 “国家安全风险”,一套说辞玩腻了就换另一套,把国际外交当成了过家家。 所谓的 “国家安全担忧” 压根是自欺欺人,就因为地块靠近金融中心,就成了 “间谍风险点”?这种牵强的理由连英国舆论场都骗不过,要知道英国智库早就看穿了这套把戏。 之前皇家联合军种研究院出过一份炒作 “中国干涉论” 的报告,硬说中国在英国搞 “精英捕获”,结果被中国驻英使馆直接驳斥为 “毫无根据、危言耸听”,现在这套换汤不换药的安全话术,不过是换了个议题的政治作秀。 更讽刺的是,英国自己的金融城挤满了各国机构,怎么从没见他们拿 “安全” 当借口刁难别人,偏偏对着中国使馆格外 “上心”,这双重标准玩得也太明显了。 真正在背后操盘的,其实是大西洋彼岸的美国。2025 年 6 月《泰晤士报》扒出的内幕再清楚不过,白宫早就点名警告唐宁街,不准批准这个使馆项目,还煞有介事地宣称担心中国获取敏感通信信息。 更卑劣的是,美国直接把这事和英美贸易谈判绑在了一起,威胁说要是英国敢松口,就给英国钢铁生产商加征 50% 的进口关税,这哪里是 “提醒”,分明是赤裸裸的胁迫。英国这模样活脱脱是被美国抓着把柄的跟班,所谓的 “自主决策” 早被卖得一干二净。 这已经不是英国第一次在美国的压力下折腾对华事务了,当年华为 5G 的事儿就是现成的例子。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明明得出了 “风险可控” 的结论,首相约翰逊都公开反问反对者 “有本事拿出替代方案”,可架不住美国的连番施压,最后只能给华为划了个 35% 的份额上限,搞起了有限参与。 现在的使馆审批不过是故技重施,英国一边想保住和中国的经贸合作,毕竟过去 5 年中国对英投资超过之前 30 年的总和,一边又不敢得罪美国这个 “大哥”,只能在审批流程上玩起拖延战术,把自己的国际信誉当垫脚石。 英国政府的反复无常更暴露了其内部的矛盾与投机。2025 年初英国财政大臣刚结束对华访问,回来没两周,伦敦警察厅和哈姆雷特塔区议会就赶紧放弃了反对意见,那会儿眼看事儿要成了,结果美国一施压,立马又翻脸不认人。 这种前一秒想务实合作、后一秒就政治站队的操作,把 “投机” 二字刻在了脸上。就像英国首相苏纳克之前在华沙讲话时,硬把中国扯进 “威权主义” 话题,说白了都是为了迎合美国的阵营对抗,给自己加军费找借口,现在的使馆审批不过是这套政治操作的延续。 也难怪高志凯会放出 “你不批我也不批” 的狠话,这位全球化智库的副主任、常在国际舆论场硬刚谬论的评论员,之前在 BBC 节目里连乱港分子都敢直接戳穿其 “逃犯” 身份,这次显然是看透了英国的把戏。 中国的反制可不是说说而已,北京的地块也不是凭空等着的,英国要是真把路走死,最后只能自己吃亏。更何况英国该好好掂量掂量,当年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的历史,中国从来没忘,现在却拿 “安全” 当借口刁难,这种双重标准简直可笑 —— 毕竟论起干涉别国内政、搞间谍活动,美国和英国才是祖师爷级别的。 七年时间里,中方拿出了诚意和真金白银,英国却拿审批当政治筹码,在中美之间反复横跳。所谓的 “延期审查” 不过是给美国交的投名状,是对内转移矛盾的遮羞布,可再怎么拖延,也掩盖不了其被美国绑架、不顾外交基本准则的事实。 等到哪天真把中方逼到对等反制,英国失去的可就不只是一个新使馆的位置,而是在对华关系里最后的主动权,这种赔本的政治秀,恐怕到头来只能自己买单。

0 阅读:1
沃克笔下趣事

沃克笔下趣事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