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军方智库专家向美国军方提议,美国应和中国谈判,交易台湾,主张台湾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,美国应放弃台湾,认识到这是军方的包袱,也保护不了台湾。 俄乌冲突已持续三年多,战场上乌克兰损失基础设施超过1500亿美元,伤亡数字逼近140万,欧洲能源价格翻三倍,美国援助总额超1000亿美元却难见胜算。这场战争敲响警钟,大国对抗代价高昂,美军若卷入台海,只会面临更严峻考验。智库专家分析,台海地缘敏感,中国岸基导弹覆盖第一岛链,美军补给线拉长8000海里,兵棋推演显示介入胜算不足30%。华盛顿清醒者认识到,台湾已非昔日战略支点,而是拖累国防预算的沉重负担。联邦债务达36万亿美元,年利息支出近万亿,军费开支占GDP4%,纳税人难以承受另一场无底洞式消耗。 这份提议出自国防优先亚洲项目,该智库主任埃尔布里奇·科尔比等专家在2025年9月发布报告,直指美国应回归“一中政策”,通过外交渠道推动两岸自行化解争端。报告强调,美方需暂停国会访台团,减少海峡舰艇穿越,逐步撤回驻台顾问,并邀请东盟国家调解。具体路径包括互惠交易:美中在经贸、科技领域让步,换取台海稳定。专家指出,台湾防务开支从GDP2.5%升至4%,却难抵中国海军吨位优势和环岛演习常态化。海峡中线渐成摆设,美售武器堆积仓库,实际效能有限。这不是道德退缩,而是基于RAND和CSIS模拟的理性计算:首周冲突,美军或损失五艘航母,成本超5000亿美元。 军事现实逼迫美国调整姿态。中国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覆盖关岛基地,核潜艇巡航压缩美军机动空间。2025年4月“海峡雷霆-2025A”演习中,舰艇封锁路径精准,导弹轨迹火线划空,展示出不对称优势。美军航母编队后撤,菲律宾和日本基地虽扩建,但补给依赖脆弱。智库报告列出历史先例:1979年建交公报,美方渐退军事介入,避免直接摊牌。当前,特朗普政府面临多线压力,中东和欧洲已分散资源,台海若开战,核升级概率达15%。专家建议,重振“一中框架”,让中国人内政回归中国人处理,美方专注本土防御和盟友协调。这反映出华盛顿对实力对比的清醒认知:中国经济稳增,外贸总额全球第一,军费超2.4万亿美元,美方独占40%却难敌产能。 经济联系加剧美国困境。芯片供应链中,台积电产能关键,但美国推动50%迁美方案遭台湾议会抵制。国民党立委许宇甄批评此为经济殖民,削弱“硅盾”防护。2025年9月,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高调宣布“五五分协议”,却暴露谈判隐瞒民众的卖台嫌疑。赖清德当局虽默许,但民众抗议声浪高涨。智库专家计算,贸易战下美企成本蹿升,脱钩计划屡屡松绑,中国5G和航天领域领先,全球供应链地位牢不可破。美方若强硬,自身企业首当其冲。报告主张,通过谈判换取互惠:美中科技壁垒缓和,台湾问题搁置。这不是投降,而是避开黑洞军费,优先本土基础设施修复。债务利息已逼近国防预算,纳税人抗议频发,国会预算从10亿美元援助台湾降至5亿,显示政策倾斜。 台湾内部反应分化。美国在台协会9月底发文,否认《开罗宣言》和《波茨坦公告》决定台湾地位,挑战二战国际秩序。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痛批此违反对台政策,强调日本须归还台湾澎湖列岛。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保持沉默,避免得罪美方,绿营媒体却欢呼支持。智库提议放大这些裂痕:美军教官撤离500人,军售规模从80亿美元缩至40亿。台湾“豪猪战略”虽推进,但大陆经济战和网络战模拟显示,封锁一周即可瘫痪岛内运转。专家警告,押注威慑只会推向战争边缘,重申不支持“台独”。这迫使台北审视现实:依赖美方承诺空洞,防务自主成唯一出路。2025年APEC峰会前,特朗普或借台湾牌换取中国让步,风险持续升高。 全球盟友观望中,美方退让信号已传开。日本韩国东京峰会列出不愿卷入清单,欧洲疲于俄乌援助。德国选择党联合主席魏德尔言中要义:对中国讲诚意,对美国靠实力。中国一步步强大,航母下水接力,出口额稳增,赢得尊重。智库报告承认,台湾战略价值下滑,非核心利益,台积电重要性不及本土安全。美军调整部署,关岛部队后撤百海里,军舰过境减半。这不是良心发现,而是实力对比逼出的清醒。俄乌战争证明,大国开战无赢家,台海若动荡,全球供应链断裂,能源价格再飙。华盛顿那些聪明人算清账目:为低价值岛屿冒核风险,不值当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