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启超有一个问题,李白、杜甫与同是唐开元天宝年间的名相姚崇、宋璟相比,谁对国家的

尼山历史 2025-10-26 10:56:36

梁启超有一个问题,李白、杜甫与同是唐开元天宝年间的名相姚崇、宋璟相比,谁对国家的贡献更大?梁启超的答案是前者。他这样说:“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,姚、宋之有无,算不得什么事。若没有了李、杜,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?”   梁启超的问题其实是说:艺术家与政治家相比谁更重要?梁启超选择的是前者。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具有现代意味的问题,梁启超的回答也非常富有现代意识。其实更早的王国维也思考过同一问题。王国维认为:为什么希腊之荷马、意大利之但丁、德意志之歌德会备受他们各自国家人民的崇敬?而政治家却并非如此?这是因为“政治上之势力,有空间与时际之限制,而哲学与美术(指艺术)则不然”,同时艺术家“彼等之成功则与天下后世以永久的利益”。所以王国维有这样的观点:生百政治家,不如生一大文学家。   当年郭沫若在听说郁达夫在印尼苏门答腊被日本人暗杀后,义愤填膺,他说过这样一段话:英国宁愿要一个莎士比亚,也不会要一个印度。我们失去了郁达夫,我们要让所有的法西斯分子偿命!这话说得掷地有声,也同时能看出艺术家在郭沫若心目中的地位。   对于梁启超来说,艺术家重要于政治家这个问题,决不只是个简单的命题,它其实与梁启超人生道路的选择密切相关。正是有这个思考作基础,大概从1920年开始,梁启超便再不想当什么造币局长、财政总长以及再组建什么政党了,而是投身到大学的教学与研究中去。梁启超重量级的学术成果,便都是在1920年之后一部一部产生的。

0 阅读:45

猜你喜欢

尼山历史

尼山历史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