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是中通的,还是饿了么的?” 这话一出来,我直接笑到捶沙发。一个刚下班的爹,看着自家上小学的儿子,穿着崭新发亮的校服在那儿美滋滋地转圈,结果他爹的脑回路直接拐到了外卖小哥身上。 真的,一整个傻眼。 孩子还一脸骄傲呢,说老师发的新衣服,可好看了。他妈在旁边已经笑得直不起腰,手机都掏出来了。 你说这事儿闹的。 视频发到网上,果不其然,炸了。网友嘴是真损,直接给起了个新名字,叫“中了么”联名款。还有人问设计师是不是刚从快递站辞职。 但笑归笑,冷静下来一琢磨,这事儿还真有点意思。 我们这些大人,第一反应是“像不像样”,“掉不掉价”。可学校和家长真正在乎的是啥?是那点“面子”吗? 不是。 是这衣服耐不耐脏,结不结实,洗两次会不会缩水变形。那宝蓝色,沾点泥根本看不出来;那黑边,一看就是为了耐磨。这不就是校服最该有的样子吗?实用,抗造,省心。 再看看孩子,他难过了吗?没有。他第二天跑操,跟同学们一排“蓝精灵”冲出去,连老师都乐了。他们甚至玩起了“送外卖”的游戏。 这一下,格局就打开了。 我们总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给他们最好的,却忘了告诉他们,每一份靠双手吃饭的职业都值得尊重。现在好了,一套校服,比你说一百遍大道理都有用。以后孩子在街上看见奔波的外卖小哥,心里可能真会多一份亲切和理解。 说到底,是我们大人想多了,是我们的世界太复杂。 孩子的世界简单得很,好玩,就够了。 今天送了几单啊,小朋友?业绩达标了没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