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8年4月,72岁的波尔布特病逝。弥留之际,他将妻女托付给了自己信任的秘书狄

小史论过去 2025-10-26 00:20:00

1998年4月,72岁的波尔布特病逝。弥留之际,他将妻女托付给了自己信任的秘书狄坤纳照顾。6个月后,狄坤纳和棉素碧结为夫妻,并将波尔布特的女儿西塔改名为“索帕泽达”,新组建的一家人随后幸福移居马来西亚…. 波尔布特本名萨洛特·萨尔,1925年出生在柬埔寨磅清扬省一个小康农民家。他小时候进寺庙念书,学了点基本识字,后来转去公立学校。1940年代,他进金边技术学校学木工,成绩一般。1949年,他拿奖学金去法国巴黎读无线电技术,那时候接触到马克思主义,加入法国共产党青年组织。巴黎的日子让他结识一批柬埔寨留学生,包括后来红色高棉的核心成员。他没拿学位,就回国了,1953年当上学校老师,顺便搞地下党活动。 回柬埔寨后,萨洛特·萨尔很快钻进印度支那共产党的分支。1956年,他正式入党。1960年,党改组成柬埔寨人民党,他当上总书记。那年他开始用波尔布特这个化名,推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。1962年,面对政府通缉,他跑进东部丛林建基地,招兵买马。1963年起,红色高棉正式成型,他领导游击队蚕食地盘。那些年,柬埔寨政局乱套,西哈努克亲王勉强稳住局面,但波尔布特他们埋头练兵,等机会。 1970年,朗诺政变推翻西哈努克,波尔布特抓住空子,和西哈努克流亡政府联手。红色高棉军队膨胀起来,1975年4月17日,他们杀进金边,宣布建民主柬埔寨。波尔布特躲在幕后操控,推行极端政策:城市清空,强制集体劳动,知识分子遭清洗。1976年,他公开当总理,铁拳统治下,国家经济崩盘,饥荒横行。1979年1月,越南军队打进来,红色高棉溃败,波尔布特带残部撤到泰国边境,继续打游击。 撤退后,波尔布特重组力量,1981年改党名叫民主柬埔寨党。他名义上1985年退休,但实际还握军权。1990年代,和平谈判启动,红色高棉不买账,坚持武装对抗。1997年,内部闹分裂,塔莫克抓了他,把他软禁在安隆汶。那时候,他身体垮了,心脏病缠身,还中过风,左边瘫痪。红色高棉的尾声,就这么在丛林里拉开帷幕。 波尔布特的个人生活,跟他的政治路子形成鲜明对比。1984年,他快60岁了,娶了27岁的棉素碧,她当时在运输营干活。这婚在外人眼里不对等,但棉素碧后来说过,两人是真感情。1986年,女儿西塔出生。那几年,波尔布特偶尔抽时间陪家人,尤其1990年代健康差了,更黏着妻女。丛林营地简陋,他教西塔认字,棉素碧管家务。但这些温情,盖不住他手上沾的血。红色高棉时代,成千上万家庭支离破碎,他却在自家搭起小窝。 1998年4月15日,波尔布特在安隆汶附近一间竹屋里去世,心脏骤停。临死前,他拉着棉素碧的手,指定秘书狄坤纳接手照顾妻女。狄坤纳是他的老部下,从红色高棉早期就跟着,管外交和后勤,忠诚度高。波尔布特一走,狄坤纳马上行动,安排母女俩转移到安全点。那是丛林边上的木棚,铁丝网围着,狄坤纳每天运米粮蔬果,保证供应。他还管文件和警卫,基本把营地当家操持。 照顾期间,狄坤纳和棉素碧接触增多。波尔布特死后6个月,1998年10月,他们在营地办了简单婚礼。狄坤纳当时是红色高棉的马来区长,当过联合国代表,资历老。婚后,他正式收西塔当养女,2001年帮她改名索帕泽达,意思是想抹掉过去痕迹。新名字取自柬埔寨传统,象征新生。改名后,西塔适应新身份,狄坤纳教她基本知识,棉素碧继续带孩子。这步棋,让家庭结构稳下来,避免外部压力。 新家站稳脚跟后,狄坤纳联系渠道,1998年5月就带棉素碧和西塔溜出柬埔寨,直奔马来西亚。泰国边境过关,坐长途车颠簸几天,到吉隆坡落脚。他们租公寓,狄坤纳找零活养家。马来西亚那时候对柬埔寨难民宽松点,他们低调度日。狄坤纳管账,棉素碧操持家务,西塔上本地学校学英语。移居决定快,避开红色高棉余波和政府追查。那里生活成本低,社区有华裔和马来人,混得开。 移居马来西亚后,这个三人组渐渐融进去。狄坤纳偶尔回想过去,但重点放眼前。棉素碧适应热带气候,学做本地菜。西塔用新名字索帕泽达入学,课堂上跟同学混熟。家庭分工明确,狄坤纳早起买菜,晚上修家电。周末,他们逛市场,挑水果聊天。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,让他们少点注目。狄坤纳的红色高棉背景,没人深挖,他们就这么过上普通日子。

0 阅读:1

猜你喜欢

小史论过去

小史论过去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