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峙一生从不抽烟、不喝酒,也不参加赌博,但他却经常利用其太太同所部的军需处长、会计科长等串通一气,策划搞钱,从1928年起,他先后南京、上海、蚌埠、新浦、汉口、长沙、南昌、吉安、九江等处购买了大批房产、地皮和盐井盐田,价值约五百万元(现洋) 以上。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 说起国民党将领里的怪人,刘峙绝对算一个,这人一辈子滴酒不沾,烟也不抽,连麻将牌都不摸,看上去清心寡欲得很,可就是这么个表面上像苦行僧的人,背地里对钱的执念比谁都深。 他的发财之道很特别,自己从来不直接出面,而是把太太杨庄丽推到台前当白手套。 杨庄丽这个人挺有意思,出身农村没什么文化,年轻时靠编草鞋卖钱供丈夫读书,等刘峙当上军官有了地位,她也跟着变了个人,这女人虽然不识几个大字,做生意的门道却摸得门清。 她跟军需系统那帮管钱管物的人混得特别熟,刘峙部队里的军需处长、会计科长都成了她的合作伙伴。 这帮人的操作手法其实不复杂,每次部队采购军需物资,他们就故意抬高报价,或者虚报士兵人数多领军饷,中间的差价就进了私人腰包,有时候还利用军队运输的便利夹带私货,什么香烟食盐之类的违禁品都敢倒腾。 1928年就出过一次事,有个叫周惠元的军官发现标着“军用水壶”的箱子里全是走私香烟,这批货正是杨庄丽他们的。 可举报的人不但没得到奖励,反而被诬陷赌博关了起来,从此断送前程,这事以后,再没人敢查刘家的生意。 拿到钱以后,杨庄丽就开始大规模扩张产业版图,从1928年开始,他们在南京鼓楼买了十二间临街商铺,在上海法租界拿下三栋花园洋房,蚌埠最大的盐业仓库、新浦大片盐田的经营权也都收入囊中。 汉口江汉路、长沙繁华地段、南昌吉安九江等地,到处都有刘家的房产店铺,短短几年时间,这些资产加起来超过五百万现洋,相当于普通工人上千年的工资。 最狡猾的是,所有产权都登记在杨庄丽名下,刘峙本人表面上干干净净,查都查不到他头上。 1939年刘峙当上重庆卫戍司令兼防空司令,这个位置给了他更大的捞钱空间,日军天天轰炸重庆,他就以防空为名成立了一堆子虚乌有的单位。 什么通讯队、担架营,拿着编制找军政部要经费要物资,实际上这些部队根本不存在,都是用卫戍部的人冒名顶替,一个人领两份饷。 修防空洞更离谱,预算四十万的工程,挖下去发现是天然溶洞,能省八成的钱,他却硬是报了二十八万,剩下的十二万塞给了继任者贺国光当封口费。 这种敛财方式持续了十几年,到抗战后期刘家已经富得流油,杨庄丽在南京的宅子里雇了十几个佣人,家里的碗筷茶具都是纯银的,出门必坐专车,浑身珠光宝气。 可她丈夫在外头还是那副清廉模样,见到下属就教育人家要廉洁奉公,这脸皮得有多厚才演得下去。 最让人不齿的是1941年重庆大隧道那场惨案,日军空袭时成千上万老百姓挤进防空洞,因为管理混乱通风不好,活活闷死了将近一千人。 出了这么大的事,刘峙手下的担架营不去救人,反而先搜死者身上的财物,金银首饰、手表钞票,连昏迷的人都不放过,有口气的直接掐死。 这种人带出来的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?到了1948年淮海战役,蒋介石没人可用又把他拉出来当徐州剿总司令,手里五十五万精锐部队。 可他满脑子想的还是自己的家产,南京让第四十四军西撤,他第一件事不是通知部队,而是赶紧让海州的经纪人处理自己的盐行生意。 消息泄露导致行军延误,黄百韬兵团等着接应却被解放军围在碾庄,后来杜聿明定的撤退计划要求严格保密,他为了转移财产提前安排银行人员撤离,整个计划暴露,三十万大军被追上全歼。 说到底,刘峙这种人的自律只是表演给别人看的,不抽烟不喝酒,省下的精力全用来琢磨怎么搞钱。 他很清楚当军官直接伸手太扎眼,就让老婆出面当掮客,自己躲在幕后当甩手掌柜,出了事有老婆顶着,自己照样能保住官位,这套路放到现在也不新鲜,多少贪官都是通过配偶子女经商的名义转移赃款。 最讽刺的是他私人日记里对时局的分析特别清醒,说解放军战斗力强是因为人家无牵无挂敢拼命,国民党这边都惦记着家里的房子地,打仗瞻前顾后不敢玩命,这段话简直就是他自己的写照。 正是这帮热衷于置办家业的将领,把整个国民党从上到下蛀空了,表面功夫做得再足,也掩盖不了内心信仰的虚空,最后那些万贯家财,全成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。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,说出您的想法! 信源:吉安市人民政府——刘峙——国民党上将、蒋介石“八大金刚”之一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