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西试图趁中国暂停美国大豆采购的空档,抬高价格,意图坐享渔利。然而,这一策略不仅

春山草木香 2025-10-24 21:22:28

巴西试图趁中国暂停美国大豆采购的空档,抬高价格,意图坐享渔利。然而,这一策略不仅未能如愿,反而引发了中国的果断反击——大规模转向阿根廷大豆,令巴西出口商措手不及。这场以价格为导火索的博弈,折射出全球供应链的复杂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精准布局。 近期,巴西大豆在港口的报价竟比芝加哥期货的11月合约高出近3美元,溢价远超美国大豆1.7美元的水平。巴西的“趁火打劫”策略表面上看似稳赚不赔,实则忽略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的战略韧性。中国一方面暂停了12月和1月的巴西大豆采购,另一方面迅速将目光投向阿根廷。数据显示,短短两天内,中国订购了20船、约130万吨阿根廷大豆,展现出果断的采购决心。 巴西的高价策略无疑是一场“踩雷”。阿根廷刚刚取消了大豆出口税,将关税从26%降为零,价格比美国大豆低了百余美元一吨,成为中国的理想选择。中国每年进口近1亿吨大豆,占全球市场的60%以上,供应来源多元,绝不可能把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。手握丰富储备的中国,有能力与任何供应商周旋,巴西的“涨价”策略在实际操作中变成了“自掘坟墓”。 与此同时,美国大豆正值丰收,价格低迷,市场潜力巨大。中美关系的微妙变化也为市场增添了不确定性。即将到来的中美磋商,特别是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会谈,或许会为大豆市场带来新转机。特朗普计划与中方展开双边会谈,重启合作的可能性令人期待。自今年5月以来,中国未再采购美国大豆,库存堆积,价格跌至九年新低。美国农场主渴望打开中国市场,哪怕以低价出货,也比库存堆积强。 这场大豆格局的变动,不仅关乎价格,更折射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战略定力。巴西的“傲慢”在市场的冷眼中变得毫无意义——没有谁是不可或缺的。中国的灵活应变和长远布局,让巴西的“趁火打劫”变成了“偷鸡不成蚀把米”。未来,大豆市场或将迎来更多变数,而这场博弈的胜负,或许早已在中国果断转向阿根廷的那一刻定局。 大豆贸易

0 阅读:119
春山草木香

春山草木香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