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制造业向外国搬迁,而不向中西部搬迁?简单来说,除了广西和四川,其他西部省份

幕沧小澜 2025-10-24 12:52:21

为什么制造业向外国搬迁,而不向中西部搬迁?简单来说,除了广西和四川,其他西部省份的制造业企业,自己都在琢磨怎么往沿海或者长江流域搬呢!   珠三角的很多老工厂老板,最近几年都开始犯难。人工、租金、社保一路往上涨,利润被压得越来越薄,车间里机器还在转,账本上的数字却越来越刺眼。 当“撑不下去”的念头像杂草一样长满心头,他们开始盘算着要不要搬去内陆? 王明就是其中之一。他经营一家电子组装厂,产品卖得不错,但人工支出几乎吃掉了全部利润。听说中西部有招商优惠、地价便宜,他立刻带着团队去考察。 一路上,他们看见热情的地方干部、空荡荡的厂房,还有随处可见的招商广告。起初,他以为找到了出路,可真算起账来,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。 在湖南一个工业园,王明发现厂房是有了,可做零件的、供材料的企业一个也没有。零部件还得从广东拉,运费一算,比原先还贵不少。 物流这扇门一旦关上,省出来的人工钱根本不够填坑。再往西走,劳动力看似不少,但愿意进厂、能操作设备的技术工人几乎没有。 更让他头疼的,是当地的办事效率。环评、报批、土地手续一个接一个,光是盖章就得跑好几趟。同行有人在云南搞五金厂,半年拿不下手续,最后回佛山,一个星期全办妥。 这种落差,让王明彻底明白,迁到中西部省份,不光是算经济账,更是赌一张脸色。很多地方今天拍胸口承诺补贴,转头换了领导,一切都没下文了。企业熬不起,也等不起。 就在这时,越南和印尼的消息开始传来。东南亚的工人工资低,年轻人多,还能拿到出口关税减免。 王明重新做了一份预算,如果把厂设在越南,生产成本可以降一半,卖到欧美的货还能免税。同行早一步去了,打电话过来劝他:“这里虽然偶尔停电,但划算得多”。 当然,他也注意到国内的例外。四川和广西算是少有的成功样本:成都靠机场和中欧班列,货能出得去;广西贵港能走水路,电动车顺流出海,销路不愁。 但这种地理优势不是哪都能有,很多省份根本没这样的条件。对于像他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说,不确定性太多。 夜深了,王明一个人坐在办公室,一边是中西部的招商册子,一边是越南的投资合同。两份方案的差别清清楚楚,国内的便宜换不来稳定,国外的麻烦反而能看见底。 制造业的迁移,看起来像一场投资选择,实际上是一次被现实逼出来的逃离。中西部有潜力,但路不通、人难留、政策浮动,这几道坎谁都绕不过。 企业要的是能稳稳落地的地方,不是讲情怀的战场。当成本、效率、出口全都卡在一起时,不少人会发现,那条通往海外的航线,也许比向西的路更顺。 王明不知道未来会怎样,但他明白一点:这个时代的制造业,不再只是拼产能,而是拼谁能先找到活下去的空间。 沿海卷不动,中西部靠不住,那就只能去更远的地方碰碰运气。厂房可以挪,机器可以搬,可企业追寻的目标从未变过只要能有利润,只要能继续干下去。

0 阅读:134

评论列表

用户92xxx91

用户92xxx91

2
2025-10-24 13:06

有些资本家眼里只有金钱和利益,没有囯家和民族。

幕沧小澜

幕沧小澜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