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荷谈崩了,安世中国强势反击,“断粮”倒计时60天,欧盟来电求饶 2025年10月21日,中荷电话里边没谈拢,半导体这点事彻底闹大了。原本商场上的博弈,一下子升级成了地缘政治的拉锯。 美国甩出“穿透规则”,荷兰跟着起哄,欧洲汽车业突然发现自己站在了悬崖边上。这场连锁反应,彻底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,也让外行看热闹、内行直呼头皮发麻。 事情得从9月底说起。荷兰政府盯上了安世半导体,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——“治理缺陷”,但谁都明白背后有美国的影子。 荷兰一声令下,直接冻结了安世总部的资产,还把CEO给罢免了。这一波操作,看似强硬,实际上却像搬了个空箱子回家。 安世半导体的命脉其实早在中国。全球70%的产能全都锁在东莞工厂,总部在荷兰,不过是百来号行政人员,真刀真枪的活计早就移到了中国。 荷兰这手,说白了就是拿政治来管经济,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。欧洲想靠一纸命令控制产业链,结果反倒把供应链的主动权彻底丢给了中国。 荷兰这边刚“接管”完,安世中国就不慌不忙丢出三记组合拳。第一步,法律切割,直接宣布与荷兰总部“划清界限”,公司章程写得明明白白。 中国这拨操作,靠着法理和章程,把安世中国的归属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,国际评论都说这是企业自保的范本。 紧接着,金融战线也没落下。安世中国宣布,芯片出口只认人民币结算。欧洲车企还没缓过神来就被逼得开通人民币账户。 大众、标致这些老牌车厂,嘴上说着不服气,手上却不得不跟着中国的步调走。车规级芯片不是想停就能停的,市场需求卡着脖子,谁都得低头。 最后一击,中国商务部直接上了“出口禁令”的狠招。芯片、稀土、关键材料,统统说断就断。 这可不是嘴炮,欧盟车企的库存只剩下4到6周,德国那边算了一下,每天停工就得损失3亿欧元。想想看,几十年打下的产业链,被这几条禁令掐得死死的,欧洲人只能干瞪眼。 眼看着“断粮危机”一步步逼近,欧盟的态度急转直下。9月的时候,欧盟副主席谢夫乔维奇对中国还挺强硬,话里话外都是“去风险”。不过,10月23日的紧急通话持续了两个小时,话风变得柔和了许多。 布鲁塞尔的会议其实藏着小九九,他们想拿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当筹码,换中国芯片供应一线生机。光看表面,大家还在谈判桌上唇枪舌剑,实际上背后早就开始“求补救”了。 欧洲汽车业心里清楚,这场风波要是拖过60天,车厂就得集体罢工,政坛也得跟着地震一场。 稀土断供直接卡住了欧洲的脖子,历史上谁敢小看原材料的重要性?这次没人敢再说“去中国化”那种大话了,毕竟现实打脸比道理来得直接。 放眼看过去,类似的事情其实并不少见。2010年稀土管制,日本吃过苦头;俄乌冲突,天然气供应一断,欧洲的冬天就冷了半截。 全球化时代,谁也离不开谁。欧洲如果不在60天内拿出点实际行动,汽车厂的流水线就真得停摆。政经两头都要闹腾,没人愿意承担这个后果。 说到底,这一场“投机反噬”给欧洲好好上了一课。政治要是绑架了商业,最后坑的还是自己。 中国这次没有一味硬刚,而是用拳头产品和人民币结算的组合拳,把维护全球化规则的新路子给打出来了。这不是简单的反击,而是把主动权握在了自己手里。 未来60天会怎么发展,大家都盯着看。欧洲汽车业能不能熬过去,全看欧盟能不能认清形势,拿出点诚意来补救。全球供应链这盘棋,想靠一两招小动作翻盘,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 参考资料:外交部新闻(2025年10月23日)2025-10-23 09:14 澎湃新闻 欧盟和中国官员已同意在布鲁塞尔就稀土问题举行紧急会谈,外交部回应 2025-10-22 15:25·环球时报



用户10xxx46
谈可以,荷兰本届政府垃圾官员必须全部下岗,才能谈!
Dfdssvv 回复 10-25 09:38
抢了的企业原样归还,赔礼道歉,外加三陪赔偿
用户15xxx86 回复 10-25 12:32
荷兰政府存在治理缺陷,中国直接接管
浑水摸
欧洲汽车产业停产反而帮助了中国产业崛起的变强的契机。
用户17xxx51
打掉荷兰这种强盗与荷兰开战,导蛋打过去[滑稽笑]
牛生生
驻军,组织护厂队,编制20万。海陆空三军种民兵护厂队
用户12xxx74
6 0天赶紧大量买入稀土!
KU2003
欧盟找我们干什么?找荷兰,找美国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