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村上两个懒人,一个男的一个女的,男人懒到连鞋都不愿意提,每天踏拉着鞋走路。男的叫王二柱,三十好几没成家,爹娘留下的两间瓦房被他住得像个杂物堆,院里的杂草长到半人高,窗台上的灰尘能积出指印。女的叫李娟,四十出头,丈夫走后就守着几亩薄田,地里的草比庄稼还高,邻居们都说她 “油瓶倒了都不扶”。 入秋那阵,玉米刚黄了尖,村里大喇叭天天喊,说气象局预报有暴雨,让各家赶紧抢收。王二柱听见了,翻个身继续睡,踏拉着的鞋一只在炕沿下,一只滚到了门后,他都懒得捡。张婶从他家门口过,看见院里草都快把门槛埋了,隔着篱笆喊:“二柱!赶紧起来收玉米!再懒下去,雨一淋全烂地里!” 王二柱探个脑袋出来,眯着眼说:“急啥,说不定雨就不下了,收回来还得晒,麻烦。” 说完 “哐当” 一声关了窗。 李娟那边也没好到哪去,她就坐在自家屋檐下,手里攥着个破蒲扇,看着地里的玉米秆歪歪扭扭的,草都快没过玉米穗了。邻居家的后生扛着镰刀从她跟前过,劝她:“娟姨,赶紧收吧,我家都收一半了,你这再不收,雨来了就完了。” 李娟慢悠悠扇了下扇子:“完就完了,收那点破玉米,不够费劲的,还不如在家歇着。” 结果第二天凌晨,雨真就来了,一开始是小雨,后来越下越大,瓢泼似的砸下来。王二柱是被漏雨浇醒的,屋顶破了个洞,雨水顺着房梁往下滴,正好滴在他枕头上。他赶紧爬起来,想找个盆接水,翻遍了屋子,找着的盆不是堆着发霉的衣服,就是盛着剩菜剩饭,没一个干净的。最后没办法,只能把破棉袄顶在头上,蹲在墙角骂骂咧咧。院里的积水都漫到脚踝了,他那只滚到门后的鞋,早就漂得没影了。 李娟更惨,她早上起来扒着门框一看,地里的玉米全倒了,泡在水里,有的玉米穗都掉在泥里,糊满了烂泥。她站在门口,看着自家那几亩地,眼圈有点红,可还是没动 —— 她连个雨靴都懒得找,更别说去泥里捞玉米了。 村里主任带着人挨家看情况,到王二柱家时,推门差点被杂物绊倒。主任指着王二柱说:“你看看你这屋!漏雨不知道修,东西堆得下不去脚,现在知道急了?” 王二柱低着头,踏拉着只剩一只的鞋,说不出话。主任没再多说,叫了几个后生,先帮王二柱把屋里的杂物清出去,又找了瓦片,冒雨帮他补屋顶。邻居们也过来帮忙,张婶还把自家的干净盆拿过来,帮着接剩下的漏雨。王二柱看着大家忙前忙后,一身泥一身水,终于有点不好意思,默默找了把扫帚,开始扫院里的积水,扫着扫着,还把那只丢了的鞋从泥里捞了出来,第一次弯腰把鞋提上了。 后来主任又带着人去帮李娟收玉米,大家穿着雨靴,在泥里深一脚浅一脚地把倒了的玉米秆扶起来,掰下玉米穗装袋。李娟站在田埂上,看着邻居们浑身是泥,有的手还被玉米叶划出血了,终于忍不住,回屋找了双雨靴,又拿了几瓶矿泉水,走到地里递过去:“喝点水吧,歇会儿。” 说完,还拿起旁边的镰刀,学着大家的样子,开始掰玉米。 雨停了之后,王二柱像是变了个人。每天早上起来,先把院子里的草锄了,屋里的杂物清得干干净净,窗台上的灰尘也擦了,走路时鞋也提得整整齐齐。张婶看见他,笑着说:“二柱这是转性了?” 王二柱挠挠头:“以前太懒了,麻烦大家这么多,再懒就不是人了。” 李娟也把地里的草除了,还在村里农技员的指导下,种了点白菜和萝卜。有人问她:“娟姨,现在怎么这么勤快了?” 李娟说:“以前总觉得歇着好,可真有事了,还得靠大家帮。自己的地自己不种,自己的日子自己不过,谁能帮一辈子?” 后来到了冬天,王二柱托张婶帮他介绍对象,张婶笑着应了。李娟的白菜和萝卜收成不错,还拿到镇上卖了点钱,买了件新棉袄。村里人都说,这俩懒人终于醒了,日子也该过顺了 —— 你看,人啊,就怕懒,只要肯动,日子就差不了
我们村上两个懒人,一个男的一个女的,男人懒到连鞋都不愿意提,每天踏拉着鞋走路。男
外向圆月
2025-10-24 04:35:46
0
阅读: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