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说蹊跷不蹊跷,韩国有些人,一边骂中国大白菜,一边又悄悄买得起劲! 这事儿啊,还要从韩国今年夏天那场“白菜危机”说起。高温暴雨整得他们本地白菜产量暴跌了近四分之一,一棵大白菜在首尔超市标价一度冲到3.57万韩元,差不多是188元人民币一颗,简直吓人。泡菜都快成“奢侈品”了,韩国政府没得办法,只好紧急从中国进口,光2024年就计划进口1100吨,2025年预计要突破2000吨。 关键数据在这儿摆起:韩国泡菜原料里头,将近九成要靠我们中国山东供应。釜山一家餐馆的老板算过一笔账,用中国白菜做泡菜,成本能猛降八成。这可不是小数目,是实打实的民生账。 所以咯,当韩国某些智库放出话,说要用“拒买中国大白菜”来反制,听起来硬气,但实际上嘛,有点像端起碗吃饭,放下筷子骂娘。他们本土白菜产量跟不上,地也在减少,农民平均年龄都69岁了,地种不动了嘛。自己地里长不出那么多菜,市场又需要,这大白菜的供应,不是说赌气就能断掉的。 再往深处想,这场“白菜风波”背后,其实是经济规律和文化情绪在扯拐。对韩国朋友来说,泡菜是“身土不二”的象征,是他们的文化招牌。但当本土农业撑不起这份自豪时,选择价廉物美的中国大白菜,就成了许多食品厂和餐馆老板最现实的选择。有数据显示,2025年前6个月,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大白菜总量反而增加了34%。情绪拗不过现实,口号填不饱肚子。 回过头看我们中国,大白菜产业根基要稳当得多。全国年产量预估有136568千吨,国内自己就能消化掉绝大部分。韩国那边的进口量,对我们整个大盘子来说,不过是九牛一毛。 所以说,这根“大白菜”杠杆,韩国有些人怕是舞不动。全球贸易,讲究的是你情我愿,互利共赢。硬要把大白菜当成政治筹码,怕是最后烫到的是自己的手。地里的菜、碗里的饭,最终还是要尊重市场,回归常识。
咋那么熟悉[捂脸哭]韩国
【20评论】【4点赞】
把酒醉清风
1100吨 2000吨白菜很多吗?一个白菜种植村也不止这点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