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21日,新加坡多用途战斗舰“胜利”号(舷号88)下水。这是新加坡迄今为止建造的最大也是性能最强的一艘战舰,预计在2028年交付服役。 该舰长150米,宽19米,吃水深度5.2米,标准排水量5500吨,满载排水量8300吨。额定舰员少于100人。武器系统,1座奥托·梅莱拉76毫米舰炮,2座MK-30C遥控武器站。装备席尔瓦A50垂直发射系统(有报道称垂发数量可能为32单元),可发射最大射程为150公里的“紫菀”30BINT防空导弹以及1坑4弹射为20公里的“米卡”防空导弹。反舰导弹为以色列与新加坡共同研发的“蓝矛”反舰导弹(有可能为2座4联装),射程为300至400公里。有1座机库,可搭载1架大型直升机。舰尾直升机甲板下方的轨道式小艇舱可搭载2艘长度为17米的快艇。电子系统为泰雷兹集团生产的“海火”4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,以及法国研制的超远程光电红外系统等。动力系统,柴油机发电,全电力推动,最大航速22节,续航力7000海里,自持力21天。 该舰与一般军舰最大的不同之处是,装载众多空中、水面、水下无人装备。计划装备以色列生产的“轨道飞行器-4”短程无人机和本国生产的远程无人机。舰的两侧设有无人艇库,用来搭载无人艇及无人潜航器。其起重投放系统可在十分钟内完成无人艇的投放与回收工作,这些水面无人艇可用来完成警戒、搜索甚至自杀性爆破任务。 新加坡计划建造6艘该级多用途战斗舰,建成后将同名同舷号取代目前服役的6艘排水量为580吨的“胜利”级轻型导弹护卫舰。其后5艘将在2030年前全部建成服役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