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53年4月,韦昌辉刚回到王府,屁股还没挨上椅子,侍卫便进来禀报:“东殿兵部尚书侯谦芳求见殿下”,“宣他进来”,韦昌辉说完,赶紧改口:“别说宣他进来要说请,知道吧?请!” 洪秀全他们靠着拜上帝会的旗号,聚起几十万穷苦农民,推翻清廷的梦想眼看要成。 1853年3月,太平军五十万大军兵临南京城下,城里头早乱成一锅粥。侯谦芳这家伙,早几个月就扮成商贩潜进去打探消息,顺道在秦淮河边结识了歌姬红鸾。两人聊得投机,他许诺破城后娶她过门。城一破,红鸾落入韦昌辉手里,他直接纳为小妾,安置在北王府。 韦昌辉出身地主家庭,早年读过书,落榜后加入起义,靠着后勤和募兵的本事,封了北王,掌右军大权。 侯谦芳本是杨秀清的铁杆亲信,读过点书,办事利索,破城后升东殿兵部尚书,管军需和侦察。仗着杨的势,他在天京城里横着走,见谁都不让三分。听说红鸾被韦昌辉抢了先,他咽不下这口气,直接上门讨要。 韦昌辉表面让步,里头却不松口,侯谦芳一气之下,回去添油加醋跟杨秀清哭诉,说自己跟红鸾情深意重,杨秀清一听,立马动了心思。 这杨秀清自称能代天父下凡传谕,借神权压人,早把太平天国军政大权捏得死死的。韦昌辉平时议事时,遇上杨秀清就得低头,表面恭顺,实际积怨已深。侯谦芳这事儿,正好给了杨秀清机会,东殿议事一结束,他就来了一出“天父附体”,直接下谕旨,让韦昌辉把红鸾送来东王府。 韦昌辉明知是把戏,也不敢戳破,只能照办。杨秀清拿到人,又转手赏给侯谦芳,摆出一副大度样儿。红鸾就这样从韦王府转到侯家,杨秀清这手玩得溜,表面公平,实际挫了韦昌辉的面子,也让侯谦芳欠了他一份人情。 这红鸾事件,说白了就是权力斗争的导火索。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,本来军势鼎盛,江南大营被打得七零八落,向荣气得吐血而亡。但内部呢,杨秀清越来越膨胀,洪秀全退居二线,只管封王分地,杨秀清却想更进一步。韦昌辉夹在中间,讨好洪秀全,迎合杨秀清,累得够呛。 红鸾这事儿一出,他对杨秀清和侯谦芳的恨意直线上升。侯谦芳仗势欺人,早让不少人看不顺眼,杨秀清的亲信圈子也越来越封闭。太平天国废除男女分营后,高层私生活乱套,杨秀清自己也纳了不少妾,但对外还装清高。韦昌辉这边,起义元老身份摆着,论亲近度比不过杨秀清,论心机又差一截,只能忍着。 这事儿过去后,表面风平浪静,实际裂痕越来越大。太平军在外头打仗,杨秀清坐镇天京,韦昌辉带兵在外,隔阂日深。 转眼三年过去,杨秀清攻破江南大营,太平天国国势达到顶峰。他开始坐不住了,逼洪秀全到东王府,胁迫封他万岁,洪秀全表面答应,暗地里发密令给韦昌辉,让他回天京“勤王”,但不杀杨秀清。韦昌辉带三千精兵火速赶回,进城后直接封锁城门,佐天侯陈承瑢开门迎他,韦昌辉兵分几路,直扑东王府。 杨秀清全家被杀,血洗干净,侯谦芳也没逃掉,当场被棍棒打死。韦昌辉得势后,关城门大开杀戒,屠杨秀清旧部两万多人,男女老幼不放过,天京城里尸横遍野,军心大乱。石达开在外头闻讯,带兵回援,洪秀全又借他手查办韦昌辉。韦昌辉退守北王府,石达开围府,韦昌辉被捕,1856年9月27日遭处决,尸首剁碎扔城外。 这就是天京事变,杨韦内讧,太平天国从此元气大伤。 天京事变后,太平军再难团结,内部猜忌横生,洪秀全想重组力量,但高层死伤惨重,石达开出走,秦日纲等老将也卷入漩涡。清军湘军趁机反扑,曾国藩坐大,围攻天京。 洪秀全1864年病死,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,城破时军民战死自焚,无人降服。太平天国这场农民起义,持续十多年,死了上千万人,本来是为穷人翻身,结果高层内斗毁了一切。 革命容易守江山难,内部不稳,外敌就钻空子。太平天国失败,不是天命,而是人祸。
1853年4月,韦昌辉刚回到王府,屁股还没挨上椅子,侍卫便进来禀报:“东殿兵部尚
时光浅吟离殇
2025-10-23 12:05:54
0
阅读: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