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外军事专家推算,美俄一旦开战,全球可能死亡50亿人。但如果战争发生在中美之间,情况又会如何?我国防护专家钱七虎院士的回答很干脆:中国有多种防御手段,我们不怕。 《自然・食物》上有研究说得很清楚,美俄手里攥着一万多枚核弹头,真打起来往城市扔,会炸出 1.5 亿吨烟尘。这些烟尘飘到大气层,能挡住三成以上阳光,北半球夏天都能降到冰点以下,这就是 “核冬天”。 粮食作物三四年里能减产 90%,直接炸死 3.6 亿人,剩下的近 50 亿全得饿死。说白了,美俄冲突的核心是核力量对轰,双方都往死里砸,全球都得陪葬。 但中美开战压根走不到这一步,不是谁心善,是中国的防御体系把 “核摊牌” 的路堵死了。钱七虎院士说的 “多种防御手段”,可不是简单修几个防空洞,而是能攻能守的立体网。 就拿去年九三阅兵亮出来的家伙事儿说,“惊雷 - 1” 空基导弹一亮相,直接让美俄的空基核力量显得落伍了。这玩意儿射程能到 8000 公里,搭在轰 - 6N 上,再加上空中加油,打击范围能破一万公里,覆盖第三岛链都不成问题。 更狠的是它的突防能力,美俄现在还在用亚音速巡航导弹,容易被防空系统拦下来。“惊雷 - 1” 是空射弹道导弹,轨迹根本没法预测,还能装高超音速滑翔弹头,想拦都找不着北。 军事专家都说,这是全球唯一实战部署的远程空射弹道导弹,未来十好几年都没人能赶上。有这东西在,美国想靠空中优势压我们,门儿都没有。 海基力量更让人安心,“巨浪 - 3” 潜射导弹射程能到 1.2 万公里,咱们的战略核潜艇不用冒险出远海,就在南海那些自己能罩住的 “堡垒水域” 发射,顺着北极或者太平洋航线,就能打到美国本土核心区。 以前海基力量总受地理限制,核潜艇出去容易被盯梢,现在在自家门口就能形成威慑,这安全感是实打实的。对比美国的 “三叉戟” 导弹,咱们不追求指标上完全超越,但刚好戳中自己的需求痛点,这就是防御性国防政策的聪明之处。 陆基的 “东风 - 61” 更是个变数,这玩意儿从外形看就不是传统洲际导弹,机动能力、响应速度都上了个台阶。之前美国报道过咱们一次高超音速导弹试验,那导弹没走常规北极航线,反倒跨越南极飞,正好打在美国反导体系的盲区里。 现在 “东风 - 61” 亮出来,不少人猜就是那次试验的实战化型号。你想啊,人家花大价钱建的反导网,咱们换个路线就绕过去了,这威慑力比单纯增加弹头数量管用多了。 这 “三位一体” 核力量搭起来,就不是被动挨打的局面了。美国再横,也得掂量掂量。美俄那是互相盯着对方本土,一冲动就可能扔核弹。中美之间有经济捆绑,更关键的是中国的核力量是 “保底威慑”,不是用来主动进攻的。 我们有二次核反击能力,意思就是哪怕先挨了打,剩下的力量也能让对方付出受不了的代价。这种平衡下,谁也不敢轻易动核按钮,自然就不会走到美俄那种 “同归于尽” 的地步。 钱七虎院士作为防护专家,肯定比谁都清楚防御的门道。除了这些能打的导弹,咱们的战略防护工程也是硬实力。那些深埋地下的设施,能扛住核打击的冲击波和辐射,保障指挥体系和有生力量。 进攻端能突破,防御端能扛住,这才是 “不怕” 的底气。不像有些国家,要么攻强守弱,要么守得住但打不远,咱们是攻防两端都硬。 再说了,中美真发生冲突,大概率也不是全面战争。局部摩擦可能有,但升级到核战争的概率极低。 美国心里清楚,跟中国开打没有赢家,经济上互相依赖,军事上又形成制衡。美俄那是冷战遗留的对抗思维,咱们不搞那一套,但也绝不任人拿捏。有 “惊雷 - 1”“巨浪 - 3” 这些家伙镇场子,再加上完善的防护体系,美国想靠武力施压根本没用。 那些国外专家推算美俄伤亡时,没考虑到不同国家的战略布局差异。中国从一开始就没走 “互相毁灭” 的路子,而是构建 “可靠威慑 + 有效防御” 的体系。钱七虎院士的话,既是对自身实力的自信,也是给外界划红线,别想用美俄冲突的剧本套在中国身上,我们有足够的手段保护自己。 所以说,中美开战不会是美俄那种 “玉石俱焚” 的结局,不是因为运气好,是因为我们有能打穿对手防线的武器,有让对手不敢轻举妄动的威慑,还有能护住自己根基的防护。 钱七虎院士的 “不怕”,从来不是嘴硬,是每一件亮相的国之重器,每一套成熟的防御体系,共同撑起来的底气。这种实力面前,谁也不敢把冲突升级到毁灭的地步,自然就不会出现 50 亿人死亡的惨状。
国外军事专家推算,美俄一旦开战,全球可能死亡50亿人。但如果战争发生在中美之间,
渺远的云娱乐说
2025-10-23 10:53:47
0
阅读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