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太阳]1958年2月,毛主席来到沈阳小型开关厂视察,可工人们却态度冷漠,几乎全程都没人抬头看向毛主席,这时候突然有年轻女子激动的大喊:“毛主席好!” (参考资料:2023-12-28 沈阳网——沈阳两段珍贵的城市记忆) 1958年2月13日清晨,沈阳的残雪还凝在屋檐下,沈阳小型开关厂的工人们已经在窄小的民房厂房里忙活起来。 皮带车床嗡嗡作响,老虎钳子夹着零件的金属碰撞声此起彼伏,谁也没料到,这个简陋得连正经厂房都没有的小厂,会突然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。 此时的毛主席已经通宵未眠,前一天刚从北京飞抵沈阳,就径直从机场去了黎明机械厂视察,深夜还在批阅文件,凌晨四点便催促安排当天的行程。 原定计划视察松陵机械厂后就去抚顺,可当听说这个小厂靠简单工具就能造出机床控制开关时,他当即改变路线:“去沈阳小型开关厂。” 省委书记黄欧东、市委书记焦若愚陪着毛主席走进厂房时,工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愣住了,机床旁的老师傅手捏着锉刀停在半空,年轻女工的针线在接线板上悬着——闪光灯突然亮起,才让大家看清那张出现在画报上的面孔。 但车间里没有立刻响起欢呼,只有机器的余响在空气中震荡。 后来工人们才说起,不是不激动,是太突然了,那时厂里刚接到“有首长视察”的通知,谁也没往最高领袖身上想,加上前几天刚开过反官僚主义的会,大家都怕停下手里的活会被当成“搞形式主义”。 毛主席显然注意到了这份“沉默”,但他没在意,径直走到工作台前,拿起一个电器开关翻来覆去地看。 “车间有通风设备吗?”他转头问身边的厂领导,目光扫过工人们汗湿的衣领,没人敢搭话,只有车床的声音越来越低,就在这时,靠里屋接线的年轻女子突然站直身子,攥着电线的手不停发抖,憋红了脸大喊一声:“毛主席好!” 这声呼喊像投入湖面的石子,瞬间打破了寂静,原本低头锉零件的老师傅猛地抬头,眼眶一下子红了;刚才还紧张得不敢喘气的青工们,纷纷围了过来。 毛主席笑着朝那女子点头,又走向正在操作的工人,没等对方擦掉手上的油泥就握住了他的手。 “这些开关都是你们自己造的?”毛主席举着零件问,厂领导赶紧汇报,说是全厂几百号人靠着牛头刨和老车床,硬是替代了进口货,听到这话,毛主席格外高兴:“小型厂也要有大志气,咱们的工业就靠这样一点一滴搞起来!” 他沿着车间走了一圈,在贴满“反浪费”大字报的墙角停下,指着报纸问:“你们这里也有废品吗?” 得知有时会因零件供应不上停工,他立刻说:“要把剩余产能用起来,支持农业生产才是方向”,这话让工人们记了一辈子,后来厂里真的加产了农用机械。 离开时,毛主席特意回头望了望这间民房厂房,又朝人群挥了挥手,直到汽车驶出巷子,工人们还站在雪地里,刚才喊“毛主席好”的女子捂着胸口,眼泪掉在接线板上,没人知道她的名字,但那声呼喊,成了工厂后来几十年里最珍贵的记忆。 那天抚顺的负责人在路口等得心急如焚,他们不知道毛主席为了看一个小厂,把行程推迟了整整两小时。 而沈阳小型开关厂的工人们后来才明白,这位日理万机的领袖,之所以执着于走进最基层的车间,是因为他始终相信:“依靠工人群众才能管好企业。”
1981年5月7日,杜聿明因病逝世,他的妻子曹秀清电告蒋经国,希望蒋经国能够允许
【4评论】【23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