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刚刚 乌克兰宣布了! 10月21号,乌克兰议会通过了2025年的预算修订案,专门给国防开支追加了3247亿格里夫纳,按目前的汇率算,差不多是78.4亿美元。 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给国防加钱了——7月份刚追加过4000亿格里夫纳,这才过去三个月。 其实今年一开始,乌克兰就定了2.23万亿格里夫纳的国防预算,已经占到全国GDP的26%,这两次追加之后,这个比例还得往上走。 这么密集加钱,根本原因是前线消耗太厉害:冲突已经持续1330天,1000多公里的战线上每天都在交火,无人机、火炮这些用一次就少一次的装备,得不停地买。 军人待遇的支出也超了预算,单是阵亡将士的一次性补助金就有1500万格里夫纳,没别的办法,只能把这笔钱的发放时间从40个月改成80个月。 虽然首期300万格里夫纳能及时到账,但后面的钱就得等更久,这份难处,只有失去亲人的家庭最能懂。 更让人头疼的是钱从哪来。西方给的1447亿美元援助,看着数额不小,但用途被卡得很死,只能用在教育、医疗这些民生领域,想拿来买武器,一分钱都动不了。 国防开支只能靠国内自己凑,要么加税,要么借债,今年还专门开征了“特别战争税”,老百姓和企业都在跟着扛压力。 而且战争烧钱的速度越来越快,2024年一天花1.4亿美元,到2025年就涨到了1.72亿,这一天的花费,都快赶上不少小国一整年的军费了。 照这个节奏,到年底还得有70亿美元的缺口,也难怪才过三个月就又要追加预算。 外部援助的情况也不乐观。德国直接把2025年的军事援助砍了一半,从80亿欧元降到40亿。 美国新政府的态度还没明确,之前甚至暂停过武器供应,乌克兰没别的办法,只能提前囤装备,哪怕挪用本该发的军人津贴也得硬着来。 不过乌克兰也在主动想办法:一边跟西方商量,能不能放开援助资金的军事使用限制,目前英国已经有30亿美元援助能用来买武器了,要是欧盟那200亿美元也能放开,压力能小一大截。 另一边在国内压缩非必要的开支,减少债券发行,把钱都省下来给前线救急。 这一次次的预算调整,不只是数字变了,更像是一个国家在特殊时期的难处在眼前摆着——既要保住前线,又要稳住后方,外部援助还不确定,每一笔钱都连着战场和老百姓的日子,也让大家清楚看到,长期消耗背后藏着的现实难题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乌克兰都要被打亡国了,为什么还不投降?很多人以为乌克兰撑不住了。错了!真相是,俄
【602评论】【82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