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APEC还有不到10天,特朗普口风又变了: 对美俄会晤,他说不想浪费时间;但几天前,他才施压泽连斯基割让土地。 对中美峰会,他说不一定会见面;而在此之前,他才划下3个议题,说尽软话。 短短几天,特朗普把美俄、中美两个方向的基调,全改了一遍。 这次特朗普又在耍什么花招? 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,特朗普的一贯外交套路就是,先吊你胃口,再看情况下菜。 他一边说要谈,一边又留下一句“也许不会”,这其实是故意制造不确定性,逼对方出牌。 先看美俄。 在布达佩斯会晤取消前,率先黄的是两国外长的预热会。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说,通话发现俄方“态度太极端”,没取得实质进展,所以不建议下周领导人会面。 听上去像是临时决定,其实早有伏笔。 今年7月,特朗普刚准备签国会的对俄制裁法案,普京就主动提议在阿拉斯加见面,结果法案立刻被搁置。 但那场会谈最后雷声大雨点小,既没成果,也没共识。 为了挽回面子,特朗普又翻脸转向强硬,放出要给乌克兰“战斧”导弹的狠话。 可还没等行动落地,普京又一个电话打来,邀请在布达佩斯再会面。 这时候,泽连斯基正准备来美谈援助,特朗普一看形势复杂,又开始打太极。 结果他在与泽连斯基的会谈上态度冷淡,据说气氛尤为紧张。 过去9个月,美俄、美乌关系都被他摇来晃去,表面上在施压,实际上什么成果也没拿到。 为什么会这样?根子在于他没什么筹码。 在加沙问题上,他手里有三张牌:能掣肘以色列、能影响内塔尼亚胡、还能平衡中东国家。 但在俄乌这盘棋上,他既不敢真与普京翻脸,又碍于欧洲的压力。前脚暂停军援,后脚又被盟友逼着回头。 所以,尽管他嘴上说着没有被普京戏耍,但肯定是有意识的,这次才会如此谨慎对待。 再看中美。 10月7日,中国刚宣布升级稀土出口管制,特朗普立刻换上双面手法:一边威胁加税,一边又说“有望达成公平协议”,甚至暗示明年初可能访华。 所谓“公平”,其实就是那3张老牌——大豆、芬太尼和稀土,全是实打实的经济利益。 他嘴上说“不一定见”,其实是在钓鱼。 如果中国先释放善意,他就顺势收割成果;如果中国冷处理,他又能反过来说“我早就看透了”。 从美俄到中美,特朗普的反复其实都是一种算计。 对俄,他看不到太多收益,就先降温;对华,他看到谈判空间,就先放软。左右试探,让全世界都围着他转。 短期内,这招或许见效,但如果玩得太久、太狠,对手乃至盟友也会有疲惫的一天。 那时,他手里的“牌”,就真变成了一场空。 #中方回应特朗普称中美将达成贸易协议##特朗普:暂时不想见普京##特朗普为何在中美会晤问题上反复横跳#
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,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
【13评论】【5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