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黎博物馆丢了6公斤黄金 小偷是个24岁中国姑娘 她的操作比电影里的贼还“专业”——闭馆前混进馆里躲着,等凌晨用焊枪融了防弹玻璃,把18世纪的金块装背包就跑。 你敢信?她没暴力破门,而是趁闭馆混乱“自锁”在展厅;知道博物馆在偏僻植物园,角磨机切钢门的噪音没人听见;甚至摸透了展柜的警报漏洞——3000度的氧乙炔焊枪烧玻璃,居然没触发任何警报。得手后她立刻坐高铁逃到西班牙,直到在巴塞罗那机场要飞上海时,被查出手提箱里藏着1公斤熔成碎片的金块——表面烤得发黑像工业废料,可合金成分一测就露馅:85%金+15%银,跟博物馆丢的自然金一模一样。 最戳人的是那些金块的“身份”:玻利维亚18世纪捐的、沙皇尼古拉一世送的、加利福尼亚淘金热挖的,还有块5公斤的澳大利亚金块——每一块都是能写进博物馆手册的“活历史”,就这么被熔成了冷冰冰的金属块。专家说剩下的5公斤可能已经流到中东黑市,熔掉后连“文物”的影子都没了。 警察怀疑她背后有团伙,毕竟踩点、逃匿、熔金不是一个人能做完的。但不管怎样,那些带着两百年岁月痕迹的金块,再也回不去玻璃展柜里的“位置”了——它们本来该用来告诉后人“黄金如何穿越历史”,现在却变成了黑市上的“原料”。 你们说,把“历史”熔成金子卖,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?要是你碰到来路不明的金块,会想到它可能是博物馆的文物吗?评论区聊聊~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