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中国赞]台湾省退役将领栗正杰说,根据日本媒体的推测,解放军将来若是发起解放台湾

韫晓生 2025-10-22 14:57:17

[中国赞]台湾省退役将领栗正杰说,根据日本媒体的推测,解放军将来若是发起解放台湾行动,如果域外势力胆敢介入的话,那么解放军一定会是打一场反介入区域拒止的战争,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“围点打援”。   (信源:搜狐网——栗正杰:根据日本媒体的推测,如果域外势力胆敢介入,解放军一定会是打一场反介入区域拒止的战争! )   近百年后,台海局势风云变幻,恰似历史的镜像翻转。台湾退役少将栗正杰曾在节目中激动地表示,若解放军动手统一,美日敢插手,将上演升级版“围点打援”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战争。   日本《产经新闻》甚至推测2026年可能是关键时间点,其描绘的“先导弹雨洗地,再封锁海峡,外围布阵专打援军”的剧本,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。   这一战术的狠辣之处在于,它将台湾问题从单纯的“夺岛”转变为“拒外”。解放军近年来的一系列行动,早已为这一战略布局奠定了基础。   海军舰艇绕着日本列岛巡航,穿越宫古海峡、对马海峡,形成战略环绕;东部战区的军演更是不断升级,从2022年的围岛演练到联合利剑系列,战机越过海峡中线已成常态。2025年6月的“L型”绕台演习,43架次军机与舰艇直接合围台湾岛,实战氛围浓厚。   解放军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是关键筹码。东风-21D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超过1500公里,被誉为“航母杀手”;东风-26的射程更是达到5000公里,能覆盖关岛基地;轰-6K轰炸机搭载的长剑-20巡航导弹,射程2500公里,可完美覆盖第一岛链所有目标。   美军印太司令部多次推演的结果显示,在这样的火力覆盖下,航母的生存概率低于40%。   面对解放军强大压力,美日同盟寻求对策。美军“分布式杀伤”战略,用假目标消耗解放军首波火力,舰艇分散至太平洋岛屿躲避,待撕开防空网再逼近。   但解放军水下战力打破此构想,093B型核潜艇静音技术对标美军弗吉尼亚级,鹰击 -19潜射导弹射程800公里,可在美军反潜圈外致命打击,使美军计划难以实现。   台湾防御的软肋也日益凸显。栗正杰指出,台湾的防御弱点不在武器,而在民生耐力。一旦形成封锁,岛内能源储备撑不过一周,水电切断后社会秩序难以维持。   台军的兵推结果更是尴尬,报告显示其 “仅能对大陆进行并航监控”,只能目送解放军推进。而解放军福建舰电磁弹射试验成功,歼 -35 隐身战机起降视频在国外疯传,两岸军事代差越拉越大。   在国际层面,美日的介入也面临诸多现实制约。冲绳民众的反美情绪不断高涨,2024 年的反基地大游行,数万人堵在嘉手纳基地门口,让日本政府左右为难。   美国的盟友体系也出现裂痕,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警告亚洲国家不愿选边站,欧洲被乌克兰冲突拖住,中东有伊朗以色列缠斗。美军印太司令部测算,介入台海可能损失两艘航母、三十艘军舰,最终还可能失败。   军事上,解放军反介入/区域拒止能力通过远程打击系统控关键通道,借先进C4ISR系统及卫星图像等,实现对移动目标实时跟踪。   经济上,两岸经济联系紧密,封锁会先冲击台湾经济,大陆在福建沿海扩建港口和机场,具备长期作战物资保障能力,让外部干预力量面临后勤压力。   心理上,解放军演习传递 “外援靠不住” 信号,瓦解岛内某些人幻想,日本媒体炒作 “时间点” 暴露其内部不安。   历史从不重复细节,但总押着相似的韵脚。从 1932 年的苏家埠战役到天津战役,解放军都擅长运用围点打援战术。   如今,在台海棋盘上,巴士海峡东侧的预设战场、宫古海峡的导弹覆盖网,甚至网络空间的电磁干扰,都是现代版的伏击点。解放军将老祖宗的兵法与高科技相结合,塑造出了 “干预无效” 的战场环境。   随着解放军反介入能力的不断提升,台海地区的战略平衡正在发生变化。外部势力干预的门槛被不断抬高,任何试图插手台海事务的行为,都必须充分权衡代价。而 “围点打援” 这一战略,也将继续在台海局势中发挥重要作用,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有力保障。

0 阅读:302
韫晓生

韫晓生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