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西方为何急于要求沿战线停火?】10月21日,英国政府发布了欧洲领导人的联合声明,呼吁乌克兰境内沿战线停止军事行动。 声明由英国政府公布,联合签署方包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、德国总理默茨、法国总统马克龙、英国首相斯塔默、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。声明称,“我们坚决支持特朗普总统的立场,即应立即停止军事行动,当前接触线应成为谈判的起点。” 这场突然的停火呼吁背后,是西方阵营在俄乌冲突中的战略焦虑。美国政府的态度转变最为关键。自特朗普重返白宫后,美国对乌政策发生180度大转弯。 2025年3月,特朗普以“乌克兰行为不当”为由暂停所有军事援助,包括运输途中的武器弹药。 这种断供直接冲击了乌军前线——库尔斯克前线的乌军因缺乏海玛斯火箭弹和爱国者防空系统,被迫收缩防线;顿涅茨克方向的俄军则趁机推进至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边境仅5公里处。特朗普的逻辑很直接:既然乌克兰无法在战场上取得突破,不如趁早止损,用领土换和平。 而欧洲国家的经济压力同样不容忽视,IMF数据显示,2025年欧元区经济增速预计仅1.2%,德国工业产出因能源成本高企下滑3.7%。 持续的对乌军援让欧洲不堪重负:欧盟2024年对乌财政援助达350亿欧元,相当于每个欧盟公民分摊70欧元。 更棘手的是能源危机——俄罗斯切断天然气供应后,欧洲家庭取暖费用同比上涨120%,企业被迫外迁至美国“铁锈地带”。法国总统马克龙私下承认,若战争持续到2026年,欧洲可能出现大规模社会动荡。 更何况俄罗斯的军事反攻则彻底打乱了西方节奏,2025年9月,普京宣布在接触线部署70万俄军,形成多层包围圈。俄军改变战术,从快速推进转为稳扎稳打,重点打击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。 10月17日,俄军无人机群袭击了乌克兰国家电网,导致全国80%地区停电,基辅街头陷入黑暗。 这种“以战促和”策略立竿见影:乌克兰军队因电力中断无法使用雷达和通讯设备,前线指挥系统濒临瘫痪。西方情报机构评估,若俄军继续打击水电站和炼油厂,乌军可能在两周内丧失反攻能力。 乌克兰内部的政治裂痕也在加剧,泽连斯基政府面临两难选择:若接受停火,将失去收复顿巴斯的机会,国内支持率可能暴跌至20%以下;若拒绝,美国可能彻底切断援助,乌军甚至无法维持基本补给。 更危险的是,乌克兰寡头集团开始私下与俄罗斯接触。顿涅茨克煤矿主通过中间人向莫斯科表示,愿以恢复煤炭供应换取自治地位。这种离心倾向让西方意识到,继续支持泽连斯基可能导致乌克兰分裂,反而成全了俄罗斯。 很显然停火协议的具体执行将考验各方智慧,按照西方设想,停火后将成立由联合国主导的监督机制,核查双方撤军情况。 但俄罗斯提出先决条件:西方必须解除对俄央行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冻结,并允许俄罗斯粮食和化肥出口不受限制。 这对欧洲构成新挑战——若拒绝,停火协议可能流产;若接受,将违反欧盟对俄制裁框架。更复杂的是,乌克兰东部亲俄武装拒绝承认任何停火协议,声称将继续战斗直至“回归俄罗斯”。 这场停火博弈的最终走向,取决于各方的战略耐心。对美国而言,用领土换和平是“性价比最高”的选择——既能摆脱战争泥潭,又能腾出手来应对中国崛起。对欧洲而言,停火意味着能源危机缓解和经济复苏希望。对俄罗斯而言,巩固现有战果并削弱北约东扩压力已基本实现战略目标。唯有乌克兰,将被迫吞下领土丧失的苦果,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。 来源:界面新闻 【欧洲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,支持通过谈判推动俄乌停火】
【西方为何急于要求沿战线停火?】10月21日,英国政府发布了欧洲领导人的联合声明
亨克孤独
2025-10-22 10:27:48
0
阅读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