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大豆为什么非要卖给中国?其实,站在美国的角度,三年不卖给中国大豆,扩大国内内需市场,或者卖给欧洲亚洲的盟国不行吗? 其实“扩大内需”,纯属自欺欺人。美国农民种植大豆可不是小打小闹,已经是规模化、机械化的“巨无霸”模式,随便一个大豆农场都是几万亩地连成片,播种、收割全靠机器,一年下来总产量能堆成小山。就说美国每年的大豆产量,随便拎一年都有几千万吨。 而且大豆在美国主要就两个用处:榨豆油、做豆粕当饲料,美国就三亿多人口,平时吃食用油还得轮着来——菜籽油、葵花籽油、橄榄油都占地方,豆油根本不是唯一选择,榨油这块儿消化不了多少。 再看饲料,美国养殖业规模就那样,猪牛羊鸡的数量基本固定,豆粕需求也跟着固定,撑死了也就消化掉一半多点的大豆产量。剩下的那几千万吨,总不能让美国人天天抱着豆浆当水喝、顿顿吃豆腐填肚子吧? 就算全民都这么干,也填不满这个窟窿。更别说大豆有保质期,堆在仓库里时间长了会受潮发霉,最后只能当废料扔,农民不得亏到哭? 有人说“政府给补贴不就行了”?可补贴哪是长久之计?政府的钱是纳税人的,常年给大豆农民发补贴,其他行业的人能乐意?而且农民也不想靠补贴过日子——补贴那点钱,跟把大豆正经卖出去赚的真金白银比,差得远了。他们更想的是把豆子卖个好价钱,不是天天等着政府“救济”。 那又有人问,卖给欧洲、亚洲的盟国总行吧?比如英国、法国,还有日本、韩国这些美国的“小弟”,让他们多买点不就完了?其实这想法太天真。 先看欧洲,欧洲自己也种点大豆,虽然不多,但他们更习惯从附近国家或者南美进口,运输近、成本低。而且欧洲养殖业规模比美国还小,对豆粕需求本来就有限,你让他们突然多买几千万吨大豆,他们哪儿用得着?总不能把大豆囤在仓库里当摆设吧?再说欧洲人买东西也看性价比,要是巴西大豆比美国的便宜,他们凭啥非买美国的? 再看亚洲盟国,日本、韩国加起来也就一亿多人口,对大豆的需求比美国还少。日本平时吃豆制品不少,但量不大,国内消化不了多少进口大豆;韩国主要靠本地谷物当饲料,偶尔进口点豆粕也有限,根本吃不下美国多余的大豆。更重要的是,这些国家早有固定的进口渠道了——巴西、阿根廷跟他们合作多年,价格、运输都稳定,美国想插进去抢市场,哪儿那么容易? 说到底,美国大豆非得卖给中国,是因为中国市场没人能替代。中国有14亿人,光吃食用油这一项,每年就得消耗多少豆油?更别说养殖业了——中国的猪、鸡、鸭数量全球最多,这些牲口每天要吃多少豆粕?中国自己种的大豆根本不够用,每年得进口上亿吨大豆,以前美国一直是中国大豆的主要供应国,占美国大豆出口的一大块。也就是说,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,没有之一。 要是美国真三年不卖给中国,剩下的几千万吨大豆去哪儿?巴西、阿根廷肯定会趁机抢中国市场,他们的大豆产量高,价格还可能更实惠,中国为啥不买他们的?到时候美国大豆就会大量积压,价格暴跌,农民哭都来不及。 而且不光是农民,整个大豆产业链都会受影响——运输公司没活干,仓储公司堆不下,榨油厂没豆子可榨,这些企业都得裁员、亏损,进而拖累地方经济。更关键的是,美国农民是重要的选举票仓,要是农民日子过不下去,下次选举谁还会给现任政府投票? 所以说,不是美国非要卖给中国,是现实逼得他们不得不这么做。扩大内需是自欺欺人,卖给盟国是一厢情愿,只有中国才能消化掉美国那么多大豆。这不是美国想不想的问题,是没别的路可走。
很多人以为,美国财长贝森特气急败坏,是因为我们不让步。错了!真相是,我们把美国人
【9评论】【13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