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刚刚 韩国总统李在明宣布了 10月21日刚刚消息,10月20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公开表示,2030年前会拿出比预期更多的钱,投入国防和航空航天研究,目标是建成全球第四大国防工业体系。(据环球时报援引路透社) 截至2023年,韩国的军售额还排在全球第十的位置,2024年全球军工企业交易额前十里更是连个影子都没见着,前三被洛克希德-马丁、中国航空工业和雷神技术牢牢占据,第四名诺斯罗普-格鲁门的销售额都达到351.97亿美元,韩国想五年内跃升到第四,步子迈得未免太大。 李在明提了要砸钱搞核心技术,比如国防专用半导体,但韩国军工的"软肋"从来不是缺钱那么简单。 KF-21战机号称国产,却还在和印尼掰扯研发成本分摊,首批订单只敢签40架;玄武5导弹被吹成"全球最强",实际装八吨弹头时射程可能连350公里都到不了,火箭发动机技术更是远落后于同类装备。 更别说无人机的碳纤维材料、卫星通信系统还得靠进口,连步兵战车的国产化率现在才19%,要冲到95%简直是天方夜谭。 钱的来路也透着蹊跷。2026年国防预算涨了8.2%到66.3万亿韩元,可国家债务都要突破1400万亿韩元了,新增开支基本靠举债。 这边往军工砸钱,那边民生预算可能就要被挤压,要知道韩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花了万亿韩元,拦截成功率还不到40%,这种低效投入最后埋单的还是普通民众。 所谓的"第四大体系"更像个口号。韩国军工靠低价和技术转让在东南亚、欧洲抢订单,但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没解决,始终跳不出"大而不强"的圈子。想靠砸钱短期内赶超,恐怕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印第安人消失的真相:中国今天的“折腾”,都是在保命。16世纪上千万人的族群,最后
【118评论】【134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