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开始冷,乌军又来给俄罗斯送温暖了!这次真是炸惨了,俄罗斯年产450亿立方米天然

史之春 2025-10-21 19:42:42

刚开始冷,乌军又来给俄罗斯送温暖了!这次真是炸惨了,俄罗斯年产450亿立方米天然气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被无人机命中,已经连续大爆炸,燃起大火,天然气处理厂大火照亮了半个夜空!   乌克兰这次炸的这个天然气处理厂可不是随便挑的目标,这厂子在俄罗斯的能源盘子里,简直就是个“心脏级”的存在。它不光处理俄罗斯本地的天然气,连哈萨克斯坦的大油田产的气都得拉到这儿来加工,加工完才能往外卖。   乌克兰炸这里最直接的原因,就是要断俄罗斯的“钱袋子”。大家都知道,俄罗斯打仗全靠能源出口撑着,天然气就是最值钱的“硬通货”之一。这个奥伦堡处理厂一年处理的气,有8%是要卖到欧洲去的,算下来一天能赚不少钱,这些钱转头就可能变成前线的炮弹、坦克。   乌军这一炸,厂子停摆了,卖气的收入自然就断了,有测算说一天得损失1.2亿美元呢。冬天正是用气的旺季,本来是赚钱的好时候,结果厂子烧起来了,这笔账怎么算都亏大了。   而且这厂子还有个特殊身份,是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出口的“必经之路”。哈萨克斯坦的大油田产的气,必须先到这儿加工,才能通过管道送到其他国家。乌军炸了这儿,等于把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合作给搅黄了。这一下不光俄罗斯少赚钱,连带着可能得罪合作伙伴,以后谁还敢放心把能源生意交给俄罗斯打理?等于一下子打了俄罗斯两巴掌,既断收入又破关系。   从打仗的角度看,这也是乌军的无奈之举,更是聪明招。现在前线都僵住了,俄军在阿夫杰耶夫卡方向好不容易有点突破,但伤亡大得吓人,乌军自己也缺兵少人,正面硬拼根本不占优势。   既然正面打不动,就绕到后面捅“软肋”。能源设施就是俄罗斯的软肋,厂子被炸了,俄罗斯肯定得调兵回来保护其他能源厂,前线的兵力自然就少了,乌军的防守压力就能小不少。这就像两个人打架,正面推不动对方,就去踹对方的后勤包,让他没法专心打架。   更关键的是,乌军敢这么干,背后少不了“高人指点”。有消息说,美国一直在帮乌克兰搞这种远程打击,乌克兰选好目标,美国就给情报,告诉哪儿防守弱、什么时候打最合适,连无人机飞哪条路线、飞多高都帮着规划。奥伦堡离乌克兰老远了,无人机要突破俄罗斯的防空系统可不是容易事,没有精准情报根本办不到。   乌克兰这么做,也是想给西方看看:“你们给的援助没白费,我能实实在在打疼俄罗斯”,这样才能继续拿到更多武器和钱。毕竟美国大选快到了,援助能不能续上还不好说,乌军得拿出点成绩来。   还有个心思藏得挺深,就是想搅乱俄罗斯的“能源武器化”策略。以前俄罗斯总靠断气、涨气价拿捏欧洲,现在乌军反过来炸俄罗斯的气厂,让俄罗斯没法顺畅卖气,国际能源价格就算涨了,俄罗斯也赚不到多少,等于把俄罗斯的“武器”给缴了。   而且冬天来了,要是俄罗斯自己的天然气供应出问题,老百姓取暖受影响,难免会有不满情绪,这就给俄政府添了内部麻烦,算是打了场“心理战”。   当然,乌军这么干也是在报复。之前俄罗斯总炸乌克兰的电网,冬天让乌克兰人没电取暖,现在乌军就炸俄罗斯的气厂,也算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”。不过说到底,这背后都是战略算计:既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能力,又能向西方表功要援助,还能搅乱俄罗斯的内外局势。   只是苦了普通老百姓,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,打仗受影响的终究是过日子的人。但从乌军的角度看,炸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这步棋,确实是算得很精的一招,每一个举动都藏着实实在在的打算,不是随便扔个炸弹那么简单。这也说明,这场仗早就不只是前线的枪炮对决,后方的能源、经济、情报战,同样打得热火朝天。

0 阅读:52

猜你喜欢

史之春

史之春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