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2年,詹才芳因病住院,李先念约徐向前一起去看望他,谁知徐向前却说:“有件事

小史论过去 2025-10-21 13:15:59

1982年,詹才芳因病住院,李先念约徐向前一起去看望他,谁知徐向前却说:“有件事没办好,我不敢去见他,你先去吧!” 詹才芳一生坎坷,从小就过得苦。1907年出生在湖北黄安一个穷苦雇农家,7岁没了妈,12岁没了爸,只好和弟弟给人放牛讨生活。日子过得紧巴巴的,他小小年纪就得扛起家里的担子。1924年春天,他通过亲戚介绍,去了董必武办的武汉中学当校工,那时候他接触到进步思想,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。三年后,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,还参加了黄麻起义。那场起义中,他带着30多人的突击队冲进黄安城南门,起义成功后,当上了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排长。从这儿开始,他一步步在军队里扎根。 詹才芳在红四方面军里算得上老资格。起义后,他从排长干起,逐步升到大队长、连长、营长、团政委、师政委、军政委。1933年,他担任红九军政委,那时候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打得风生水起。他和徐向前1929年在根据地相识,两人一块儿并肩打仗,经历了不少硬仗。1932年红四方面军西征,他多次带队阻击敌人,掩护主力撤退,徐向前后来评价他作战勇猛,对革命忠诚。1935年,他任红三十一军政委,王树声兼军长。长征到延安后,他进了红军大学学习,后来并入抗日军政大学,任一大队副大队长。 抗日战争打响,詹才芳转战各地。1936年8月,他从红四方面军调入红军大学,继续深造。长征结束后,他随校进入抗日军政大学,任大队副大队长。后来调到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,当副司令员。那段时间,他参与组织抗日根据地建设,指挥部队打击日伪军。解放战争时期,他去了东北,出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政委,后来第九纵队司令员,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六军军长。他带队参加多项战役,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。1955年授衔时,他得了中将军衔,后来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、顾问,一直到退休。 詹才芳和不少高级将领关系铁。许世友早年在他手下当班长,陈锡联当过他的勤务兵,还帮他端过洗脚水。这些老部下后来军衔高了,但见了他还一口一个老首长,特别恭敬。许世友当南京军区司令员时,只要詹才芳路过南京,就设宴招待。1928年,李先念参加红军,在詹才芳手下当副班长,詹才芳教他怎么带兵打仗。李先念晚年回忆,说詹才芳那时已经是经验老道的指挥官,对他影响大。徐向前和詹才芳的关系也从1929年鄂豫皖根据地开始,两人一起出生入死。徐向前当红四方面军总指挥,詹才芳只是师政委,但徐向前一直平等对待他,因为詹才芳资历老,能力强。 1982年,詹才芳在广州军区任职,身体出了问题,病重住进当地医院。医生检查后,发现病情复杂,当地医疗条件有限,不适合继续治疗,就建议转到北京301医院。那边设备齐全,专家多。詹才芳同意了,转运到北京后,医生马上安排详细检查和治疗方案。他病情重,对广州气候不适应,北京的环境更合适长期休养。但这个安排不符合当时的政策规定,手续没办好,他就得被迫回广州,那样会耽误治疗。徐向前听说后,觉得詹才芳贡献大,身体差,离开北京太不合适,就决定帮忙办手续。 徐向前直接去找总政治部的余秋里,讲了詹才芳的情况,希望批准他长期在北京休养。余秋里听了,说这类事需要中央批准,政策细节不明确,手续环节多,得走流程,不能马上答复,要等一段时间。徐向前没闲着,多次打电话和写信催促,但手续拖了3个多月还没下来。他觉得对不起这个老战友。就在这时,李先念来找徐向前,想一块儿去医院看詹才芳。徐向前拒绝了,说有件事没办好,不敢去见他,让李先念先去。徐向前解释了住院手续的事,按照规定不符合留院条件,不办好詹才芳就得走。李先念重视起来,先安慰徐向前说流程需要时间,然后自己去找余秋里了解情况。在徐向前、李先念、余秋里几人合力推动下,手续终于办妥,詹才芳留在了北京。 詹才芳留在北京,对他的健康帮了大忙。1984年,他的病情突然加重,出现呼吸困难,多项指标异常。301医院的医护人员赶紧行动,用呼吸机和药物维持,抢救了好几个小时,才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。从那以后,他身体更弱了,基本长期卧床,靠医疗设备和护理过日子。医院调整了治疗计划,定期查房,家人有时来探视。他就这样在医院里坚持了好几年。 1992年12月2日,詹才芳在北京病逝,享年85岁。医院处理了后事,相关人员来吊唁,骨灰安放在指定地方。他的离去,让很多老战友感慨。他的一生,从穷苦孩子到开国中将,经历了太多风雨,但始终保持对革命的忠诚。詹才芳的经历,反映出那一代军人的艰辛和奉献。

0 阅读:44
小史论过去

小史论过去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