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不起了,实在是交不起了! 由于中国的对等反制,很多美国的船只已经放弃停靠中国港口。 这笔账谁都算得明白。一艘美国巨型油轮停靠中国港口一次,就要多交约620万美元的特别港务费。船东们捏着收费单直摇头,这买卖没法做了。 中国港口的起重机下,美国船舶的身影肉眼可见地少了。航运圈里都在传,但凡是跟美国沾边的船,都在急着调整航线。从上海洋山港到深圳盐田港,原本留给美国商船的泊位,现在空荡荡的。 这场风暴从10月14日正式开始。中国交通运输部宣布对美国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,每净吨400元人民币。这不是中国先动的手,而是对美国歧视性港口费的对等反制。 美国今年4月就先挑起了事端,在10月14日对相关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。中国等了半年,看美方毫无收回成命的意思,才果断亮出宝剑。 看看中方的收费范围,就知道这招有多精准。美国企业、个人拥有或运营的船舶要交费,美资持股25%及以上的船舶也跑不掉,连在美建造的船舶都在清单里。这把手术刀,直接切中了美国航运利益的要害。 这费用还会一年比一年高。明年4月涨到每净吨640元,后年880元,2028年达到1120元。这不是短期警告,而是长期战略。 油轮市场感受最明显。一艘VLCC油轮净吨约10.5万吨,单次停靠中国港口就要支付4200万元特别港务费。摊算到每桶原油上,运费增加了近3美元。 租家们现在精打细算。中东到中国的航线上,非美籍船舶突然成了香饽饽。全球15%的原油轮和4%的干散货船由美上市公司拥有或运营,这些船正在被市场无情地筛选。 美国本土的集运公司有苦说不出。美森航运和以星航运这些美资背景的企业,在亚美航线上市场份额约1/4。如今它们要么硬着头皮交钱,要么退出市场。 中国造船业反而因祸得福。豁免条款白纸黑字写着“由中国建造的船舶”免缴特别港务费,这等于告诉全球船东——想省钱,就来中国造船。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超过40%的份额,这下优势更明显了。 这场博弈说到底是话语权之争。全球货物贸易中,中国在大部分行业的占比都高于美国。全球外贸港口吞吐量,中国占约41%,美国只有6%,实力差距一目了然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