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粟挂帅援朝会打得更好吗?网上常有这样的讨论,肯定者还很多。咋讲呢,大将军不上场,这仗都不见得有,何谈谁好? 1950年10月最初两天,中央接连召开专题会议,讨论出兵援朝事宜,虽说主席决心已下,与会者不赞成的还是很多,看来民主集中制下,主席得有强援才行。 再有,谁来挂帅?“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”,何况还要对决世界首霸呢。之前主席考虑过林粟,但都因病等无法出征,接下来?更难选了,“帅”“援”双全才行的。 那谁呢?主席想到了远在西安的彭德怀,因为他非凡的军事才华,及绝境中都能横刀立马的大无畏气概,挂帅舍彭其谁! 同时,大将军不仅西北一把手,还是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军委副主席和全军副总司令,妥妥重磅级强援。于是主席把他接来北京,参加4号第三次专题会议。 但新问题又随之而来,越重磅越双刃剑:支持,分量超足;反对,不堪设想。那彭德怀?还用说嘛,且看: 4号下午,因飞机晚点迟到的彭德怀,赶到后才知开啥会,并“发现会议的气氛很不寻常”,是否出兵分歧很大,由于没思想准备,会上他未发言。会后,主席约他明天上午单独面谈。 当晚,下榻北京饭店的彭德怀彻夜未眠,深感美国这只“老虎是要吃人的,什么时候吃,决定于它的肠胃,向它让步是不行的,它既要来侵略,我就要反侵略”,应该出兵才对。 第二天上午,中南海颐年堂,改变中国乃至世界的谈话开始了。在彭德怀旗帜鲜明拥护下,双方就出兵援朝与大将军挂帅达成共识。 十五年前,主席曾赞彭德怀:“谁敢横刀立马,唯我彭大将军”,如今亮剑世界首霸的关键时刻,大将军用他的迎难而上慷慨赴任,再次完美诠释了这一点。 对此,主席略带感慨地说:“这我就放心了......今天下午政治局继续开会,请你摆摆你的看法”。结果会上大将军的发言,有力助推了最后的出兵,刀剑终于出鞘!
1957年李克农病重,对周总理说:此人是国家安全工作最佳后继人选!1957年
【1评论】【29点赞】
山的那一边
说的太对了,这场战争需要调动全国资源,集中了解放军最精锐的部队和最优秀的将领,除彭外没人能驾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