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看到美国最近这一连串动作,我有个很强烈的感受:他们是不是有点慌了?这种慌不择路的打压,反而暴露了他们内心的不确定。 咱们可以冷静下来想想,一个真正自信的强者,会需要用这么大阵仗去围堵一个它口中的“竞争对手”吗?这套打法,怎么看都透着一股战略焦虑的味道。 我个人觉得,美国对我国的认知可能出现了严重的偏差,它把我们的发展视为威胁,于是出了一套又一套的组合拳,可结果呢?像是打在了棉花上,没见到把我们怎么样,反倒让咱们更清醒、更团结了。 先聊聊科技封锁这事儿。 美国人以为,把光刻机这些高端设备卡住,就能让我们的科技发展停摆。 这想法,未免太一厢情愿了。 历史早就证明了,越是被封锁的领域,咱们中国人越能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。 这不像是在市场里买东西,人家不卖你就真没了;这更像是一道必须自己解开的难题,逼着你把全部的聪明才智都用上。 美国的封锁,恰恰成了全国上下在科技领域奋起直追的最大共识凝聚剂。 它让从国家到企业再到普通民众都明白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: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。 所以,别看现在闹得欢,长远看,它这是在给自己培养最强大的竞争对手。 再说说资源和供应链方面的博弈。美国拉着这个盟、那个友,想搞一套没有中国参与的供应链。 这个想法听起来很美好,但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经济规律:全球化搞了这么多年,各国的经济早就像一棵大树的根系,紧紧缠绕在一起了。 硬要把它扯开,伤到的绝不止一方。 我国作为“世界工厂”,在全球产业链里的位置不是谁一句话就能替代的。 美国自己的企业最先受不了,成本飙升、供应链断裂,最后压力还是会传回到美国国内。 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操作,注定是吃力不讨好,而且会让更多的国家看清,谁才是破坏合作、制造麻烦的那一方。 更让人看不下去的是在网络空间的做法。 一个国家,居然把攻击他国关键基础设施当成家常便饭,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公平竞争的底线,是一种战略上的短视和冒险。 这种行为,毁掉的是国家间最基本的信任。 今天你可以用它来对付别人,明天别人就可能用类似的方法来回敬你。 这种危险的游戏玩下去,没有真正的赢家。 相比之下,我国一直主张建立和平、安全、开放、合作的网络空间,这才是负责任大国应该有的样子,眼光也看得更远。 所以,综合来看,我的观点是,美国这一轮又一轮的攻势,表面上看声势浩大,但实际上有点“乱拳出击”的感觉,缺乏章法,后坐力也不小。 我国的应对,反而是沉着的、有章法的。 我们不是在简单地“见招拆招”,而是在下更大的一盘棋。 这盘棋的重点是苦练内功,把自己的市场做大,把产业链做强,把技术短板补上。 你说你的,我干我的。 这种战略定力,来源于对自身发展道路的自信,也来源于对历史发展大势的判断。 当下的世界,求和平、谋发展、促合作仍然是不可阻挡的潮流。 美国那种零和博弈的陈旧思维,越来越显得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。 参考:环球时报——英伟达首席科学家:美禁令导致人才都去了华为
说实话,看到美国最近这一连串动作,我有个很强烈的感受:他们是不是有点慌了?这种慌
飞绿说历史
2025-10-20 16:23:07
0
阅读: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