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振宁先生在2007年说,幸运地,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,看见了曙光。到了2

菲菲的信笺 2025-10-20 15:54:12

杨振宁先生在2007年说,幸运地,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,看见了曙光。到了2017年他还说,看样子如果运气好的话,我自己都可能看到天大亮!   10月18日,杨老以103岁高龄辞世,而他期盼的“天大亮”,已在中华大地上变为生动现实。   杨老所言的“曙光”,大抵指的是在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。那场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,不仅是竞技的舞台,更是中国综合国力的集中亮相。   鸟巢、水立方等标志性场馆的建成,彰显了顶尖工程技术实力;赛事组织的井然有序,体现了高效的社会动员能力;全球44亿观众的收看记录,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大国姿态。   正如国际奥委会评价,北京奥运会“为奥运历史树立了新标杆”,这束曙光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崛起中的中国。   2016年的南海对峙,成为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。面对外部势力的挑衅,中国军队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,展现了捍卫核心利益的决心与能力。这场较量让国际社会清晰看到,中国的综合国力已不再受制于他国。   又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底气,杨老在2017年写作时,满怀信心地表示“曙光已转为晨曦”,并表示如果运气好的话,都可能看到天大亮。   此后的发展更印证了这一判断,2018年中美贸易战中,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广阔的内需市场,顶住外部压力实现经济稳步增长;2025年面对关税战升级,中国新能源、高端制造等产业的崛起,更凸显了经济结构的韧性与活力。   再到不久前的九三阅兵,为杨老的期盼画上了圆满句号。   这场阅兵集中展示了中国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突破性成就,从隐身战机到新型舰艇,从智能装备到无人系统,一系列自主研发的尖端武器装备列阵亮相,既彰显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力量,也体现了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。   正如阅兵式所传递的信号,中国已站在新的发展高度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。   从2008年的曙光初现,到2016年的晨曦微露,再到2025年的天大亮,杨老的预言一一成为现实。这不仅是国家实力的跃升,更是无数像杨老一样的科研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结果。   中华民族的光明之路,既是奋斗出来的奇迹,也是对先辈期许最郑重的回应。

0 阅读:19
菲菲的信笺

菲菲的信笺

感谢大家的关注